我在北大呆了八年,78-82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当了几年老师,后来上了研究生,但没有念完就出国了。我今天想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美国博物馆的艺术史;二是中国书法在西方的情况。
在美国艺术史系和艺术学院是分开的,艺术学院包括舞蹈、音乐、美术、戏剧等。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系大约有40几位专职教授,耶鲁大学有27位,波士顿大学有16位,哈佛大学有14位,从美国单独设立艺术史系,以及这些学校艺术史系的专职教授的人数,我们就可以看出艺术史在美国的被重视程度。
美国大学的体制和中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学生是先进大学再选择专业,一般到了大学三年级才开始定专业。假如说你要选经济专业,那么经济系就会告诉你需要选哪些课程,修够多少学分,才能拿到他们的学位。所以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学生就会有倾向性的选择一些课程。美国的学生也要上公共课,公共课包括数学、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计算机。上人文学科的公共课时就会有很多学生选修艺术史。这样修艺术史的学生是来自不同的院系的。在美国因为有图象(image)教学的缘故,艺术史是很受欢迎的,这样就推进了艺术史这门课的普及,同时他们的历史课和中文课也开始越来越多的运用图象。我想在这点上是值得中国借鉴的,因为图象教学比较有趣,学生不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总的来说,艺术史在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学科,这和中国的情况不一样。
美国富裕得早而且富裕的时间很长,所以他们的博物馆特别多,艺术品也多。美国早期的博物馆比较贵族化,从80年代起博物馆开始世俗化,并且在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美国,要学生写艺术史的作业一般是把他们送到博物馆,让他们用语言描述某一件艺术品。我儿子在美国上中学,选了佛教史的课,学校就把他们送到哈佛大学博物馆,叫他们对着佛像描述。
美国的博物馆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也有的博物馆兼有二者的性质。公立博物馆有华盛顿公立博物馆,非洲艺术博物馆、佛利尔国立亚洲博物馆等。佛利尔国立亚洲博物馆主要收藏和展出中国、印度以及中亚和西亚的艺术品,和我的工作关系也很密切。在美国博物馆,很多藏品的详细资料都输入电脑,参观者如果需要了解更具体的信息就可以在电脑上把它调出来。上海博物馆也有这样的技术,是中国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博物馆。
美国博物馆还兼有研究的任务,这个研究任务主要是艺术品的鉴定。艺术品因为身价高昂所以作伪业严重,因此必须有人做艺术品的鉴定工作,做这个工作的一般是具有技术背景的人,比如学化学什么的。中国书画作伪业多得令人难以置信。佛利尔博物馆有很多修复人员,修复东方绘画的主要是日本人,他们的技术比较好,也有中国人。
私立博物馆有耶鲁大学的英国艺术博物馆等。私立博物馆在美国是很常见的,一般是某个大富翁去世之后,在他的遗嘱中把他所有的建筑和艺术品捐赠出来,这样就可以建成一个私立博物馆。耶鲁大学英国艺术博物馆是由一家石油公司建立的,主要收藏绘画和雕塑。
美国博物馆里一般都有讲解员,这些讲解员大部分是义工,他们很多人是阔太太之类的身份。闲暇时他们就到博物馆给参观者做义务讲解。博物馆的展览分两种,一种是永久性的馆藏藏品展览,另一是不断更新的专题展览。作为永久性馆藏的藏品,博物馆一般都努力补齐能反映艺术史的展品,对于每一件展品都说明得很详细。这些说明的文字都是博物馆专门雇人写的,专业要求很高。写展品文字说明的人通常都要读完整个艺术史才能写出最简洁的语言。
美国学艺术史的学生一般都要会摄影、会做幻灯片,要做一些技术上的训练。大学里一般有图象图书馆,图片都贴在墙上,考试前学生就到图书馆看图片。考试的形式一般是给你一幅图片让你说出名称、作者、年代以及它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或者和另一幅图片做一个对比。
还有一种特殊的“博物馆”就是拍卖行,拍卖会上的作品一旦流入私人手里以后就很难再看到,所以就有很多人到拍卖行看作品。到拍卖行看作品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另外到私人收藏家家里看作品也很普遍,一般收藏家都很欢迎大家去看。
以上是美国艺术史研究的概况,下面我再讲中国书法在西方的情况,这主要是指中国书法在西方的收藏和研究情况,因为在西方搞书法创作的人是很少的。
在西方起步最晚的艺术品就是中国书法,19世纪末,在西方陶瓷和雕塑的收藏和研究已经很广了。而系统地收藏书法作品是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最大的书法收藏家是古尔洛夫,他最重要的两件藏品是黄庭坚的《廉颇问蔺相如》和米芾的一件早期作品。古尔洛夫逝世以后,他的藏品都由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60年代初,美国的书法收藏得到了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是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系东方艺术史教授方闻。后来方教授进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当了东方部主任。在美国研究中国书法的博士论文基本上出自普林斯顿大学,有五到六篇,这在全美各大学中是最多的。方教授极大推动了西方对中国书法的了解。方教授还窜动他的大学同学,一位银行家收藏书法,结果这个银行家收藏了数百件作品,收藏范围从古代到近代,还收藏了一些敦煌的卷子。他是美国最大的收藏家,大大推动了美国的书法研究和教学。
在美国向大众介绍中国书法的途径主要是办展览:1970年,华裔女士曾佑和办过一次中国书法展览,规模较小;1976年傅深办了一个研究型的展览,并举办了第一次西方中国书法讨论会。后来傅深成了佛利尔博物馆中国部主任,这样佛利尔博物馆就成了中国书法推广的重镇;1999年普林斯顿大学办了一次艾略特收藏的中国书法展,我也参与其中,负责展出目录的编写,这次展出的作品共有100多部。这次展览在普林斯顿大学结束后又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最后在西雅图展出。在西雅图展出时举行了中国书法讨论会,有六名学者发言,其中只有一个华裔学者就是我。
在美国出版的关于中国书法的书籍很多,但大家用的最多的是江西九江人蒋仪编的一本书。蒋仪本来是在英国教中文的,也编写绘画书,后来他突发其想地要编一本书法史的书。他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书法把书法讲得很抽象,正好和当时风行的抽象艺术合上拍。他的书刚出版时竟然滞销,后来一些美国士兵在国外买了他的书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作为圣诞礼物,结果他的书一下就脱销了。蒋仪的这本书从学术角度讲并不高,他是一个介于通俗和高雅之间的作家,作品风格有点像国内的余秋雨,写的大都是游记散文,但也正因为此,他的作品比较受欢迎。很多人想使自己的书取代蒋仪的这本书,但恐怕不是太容易。在美国学术书是不赚钱的,而教科书很赚钱,所以很多人都想取代蒋仪这本教科书性质的书。
中国这两年来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了,再加上改革开放的影响,使得国外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了解中国书法的人也越来越多。今后中国书法的趋势并不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了解的书法的人会逐步增长。今年四月份(2001年)撞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各媒体几乎都是清一色政府的腔调,多亏了李安的《卧虎藏龙》,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东西,你不知道大众文化的潜在影响有多大!
国外书法研究的方法与国内不同,国内主要偏重于从美学的角度研究,国外则偏重于社会学的角度。80年代以前在美国对于中国书法偏重于形式上的分析,蛮像美学研究的,但80年代以后,这种方法就逐渐取消了,社会学的方法取而代之。
我在1999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文章意思就是指出中国书法很多是应酬的产物。大家对书法的看法一贯是美学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的那种什么书法是一种诗情画意,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的书法尤其是明清以后的书法很大程度上是应酬的产物,是某一场合的产物。这些场合往往制约着创作。
在台湾发表了一篇论文叫《杂书卷册与晚明文化生活》,所谓“杂书卷册”就是一本书或一个刊物上用好多种字体写成,一会儿是小篆,一会儿又是小楷,非常混杂。为什么晚明会出现杂书卷册的现象呢?我认为这跟当时文化品的消费方式和阅读方式有关。晚明时期印刷品大量出现,人们的阅读习惯从精读变成泛读,“浏览”的现象开始出现。印刷文化实际上是当时的知识爆炸,就像今天的电脑文化所造成的知识爆炸一样。国外有学者因此把晚明视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开端。
我自己书法研究的对话对象既是中国的学术界也包括西方的学术界,我希望自己游离于这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