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兴起
1. 罗马共和国
传说当特洛伊城被迈锡尼人攻陷之时,维纳斯女神的儿子埃涅阿斯率众渡海出逃,来到了亚平宁半岛,并定居下来。前753年,埃涅阿斯的后人罗慕路斯在这里建立了罗马城。
传说未必是真的,但罗马的确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的罗马是较为原始的氏族部落国家,由氏族大会选举的王领导,称为“王政时代”。前509年,末代王暴虐无道,罗马人民将其推翻,并对国体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这一国家,我们通常称之为罗马共和国,但其正式名称乃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缩写为SPQR)。
元老院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威,由各氏族的长老和贵族们组成,共300人。元老院之下,是罗马人民,又分为公民(各个罗马氏族的成员,有选举权利)和平民(外来移民,或是被罗马征服土地上的居民,无选举权利但人身自由)。再之下,则是不具有任何权利和自由的奴隶。
和平时期,共和国每年选出两名执政官作为最高长官。为了防止权力垄断,执政官一年一任,不得连任,并且两人的职权完全相同,任何决定都需要两人一致同意方才生效。后来为了保障平民的权力,又增加了保民官一职。保民官代表平民利益,当他认为平民利益收到侵害时,有权否决执政官甚至元老院的决定。在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元老院可以提名一名执政官担任独裁官,掌握一切权力。但一旦战争结束,独裁官的任期即应结束。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奠定了现代西方国家政体的基石。但直到亚历山大东征时期,罗马仍然只是一个落后小城,比希腊、波斯相去甚远,以至于亚历山大大帝完全把注意力放在东方,而对西方的蛮荒之地不屑一顾。直到亚历山大去世后近半个世纪,前275年左右,罗马才控制了整个亚平宁半岛的其它城邦,继而把眼光投向地中海,与地中海南岸的另一个霸权迦太基发生了战争,史称布匿战争。
前218年秋,迦太基主帅汉尼拔进行了一次古代战争史上最著名的奇袭远征。他从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开始,在五个半月的时间内行军1600余公里,横贯高卢,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从亚平宁半岛的北侧进攻罗马。汉尼拔在此后的几次战役中大败罗马,并在半岛北部建立了迦太基的根据地,长达十余年。然而,纵使汉尼拔的奇袭胜过邓艾,罗马守护者却不是刘禅。通过顽强的防守和长时间消耗战,罗马笑到了最后,迫使汉尼拔退出意大利。
迦太基为了取胜,而与马其顿的安提柯王国(亚历山大大帝的继业者帝国之一)结盟,安提柯从东侧进攻罗马,亦被罗马打败。
前146年,罗马最终灭亡了迦太基,随后就转身对付安提柯王国,很快就将其灭亡,占领了希腊和马其顿地区。然后,罗马又和东方的帕提亚一起瓜分了塞琉古王国。此时,罗马在军事上已是傲视天下,而在艺术和文化上,罗马则被希腊人征服了。和马其顿一样,罗马把自己定位为希腊文明的传承和守护者。事实上,罗马的统治权术和希腊的文化艺术一起,构成了罗马帝国千年传承的两大柱石。
2. 马略与苏拉
迦太基陷落之后,罗马将其完全毁灭,并扶植柏柏尔人(非洲本地民族)的努米比亚王国占据了这一地区。前112年,努米比亚发生反叛,随后被出身平民的罗马执政官马略和出身贵族的副将苏拉共同领军击败,整个地中海彻底平定。然而这时,共和国的北方出现了一个新的强大敌人: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兴起于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和德国北部,此时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而举国南下。与罗马人相比,日耳曼人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社会组织能力和军事技术都远远落后,但身高、力量则强于罗马人。前105年,日耳曼部落在阿劳西奥(法国里昂附近)与罗马大军决战,30万日耳曼人消灭了11万罗马军(8万罗马正规军,约3万盟军)。罗马倾国之兵几乎全丧。危急关头,马略被从非洲召回,从头打造了一支新的职业军队。日耳曼部落此时却去别处漫游觅食,给了罗马宝贵的喘息机会。前102 ~ 前101年,日耳曼人卷土重来。这次马略指挥得当,两次击败日耳曼人,杀死和俘虏数十万之多,彻底毁灭了日耳曼南下的力量。马略的声望达到顶峰,甚至被称为“祖国之父”。
外部威胁消除之后,共和国内部的危机爆发出来。除了罗马城之外,共和国内还有其它意大利城邦,这些城邦长年支持罗马作战,却只被当作“平民”而不是有选举权的“公民”,也不能参与分配被征服的土地。多次抗议无效之后,诸城邦于前91年联合起来反对罗马。虽然马略和苏拉都代表罗马作战,但这场战争的最后平息是因为罗马终于让步,同意各城邦都获得平等的罗马公民权利。这意味着意大利开始告别城邦时代,融合成统一国家。然而,传统的共和体制并不适合管理这样的大型国家,因为元老院仍然由罗马本地贵族把持,而即便是公民大会,需要外地城邦公民跋涉前往罗马参加,成本高昂而不现实。外地城邦的政治权利仍然得不到保障。
这时罗马在东方又与安纳托利亚的本都王国发生战事。贵族们决定把军权授予苏拉,而平民派拥立马略并发动暴乱。共和体制已经无法调和两派的分歧。苏拉出逃到城外军营,然后率军进攻罗马城,镇压了暴乱。马略逃亡到北非。苏拉随后领军东征,而马略又卷土重来,率领军队杀回罗马,大肆屠杀罗马贵族作为报复。年迈的马略不久就因病去世,苏拉也从东方凯旋而归,击败了马略侄子率领的军队,重新执掌罗马。苏拉要求公民大会封他为终身独裁官,并实行恐怖统治,处死了上千名异议分子。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苏拉在彻底消灭反对力量并重建元老院制度之后,于前79年主动辞职,成为一个普通公民,次年在家中平静去世。
苏拉的统治虽然短暂,但他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在共和外衣下实施独裁的榜样,也显示了传统共和体制无法治理这样大型的国家。在他去世之后数十年,罗马共和国就演变成为帝国。
3. 凯撒
前60年,罗马的克拉苏、庞培、凯撒(前两人曾是苏拉的部将,而凯撒是马略的外甥)三人结成同盟,史称“前三头联盟”。三人中,庞培东征消灭了本都王国,并且攻克叙利亚和以色列;凯撒西伐蛮族,征服了高卢(今日法国)。克拉苏本是罗马最富有的商人,虽率军镇压了斯巴达克斯起义,但军功比其他二人仍然相差甚远。克拉苏为了提升军功,率军东征波斯帕提亚王国,却兵败身亡,只留下庞培与凯撒二人争锋。
前49年,庞培趁凯撒在高卢担任总督之时,下令撤销凯撒的军权。凯撒率军从高卢跨过卢比孔河攻击罗马本土,庞培不敌而东奔到希腊。次年,凯撒登陆希腊,在决战中击败庞培。庞培向南渡海逃到埃及的托勒密王国,却被国王托勒密十三世派人刺杀在海滩上。
庞培刚死,凯撒便率海军追到了埃及。托勒密十三世当即将庞培的人头献上,意图与凯撒交好。但他却不曾想到,自己的姐姐(按埃及风俗也是他的妻子),年轻美貌的克丽奥佩特拉给凯撒献上了一份更有诱惑力的大礼:她自己。凯撒迅速拜倒在石榴裙下,扶植克丽奥佩特拉掌握埃及王权。托勒密十三世愤而起兵,终不敌凯撒而亡。克丽奥佩特拉成为埃及的女王,史称“埃及艳后”。凯撒同女王度过了一段蜜月般的享乐时光,甚至在女王处留下了一个私生子,但他还是以国事为重,回到罗马。
凯撒回到罗马后,前44年效法苏拉,受封成为罗马的终身独裁官。此时凯撒虽未称帝,但事实上已经打破了罗马的共和制而成为君王。凯撒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进一步放宽了罗马公民权的范围,使意大利之外的行省也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并且保有地方事务的自治。同时,凯撒扩大元老院的规模和任职资格,让传统贵族之外的更多阶层代表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凯撒把统治职权由元老院转移到君王及其下属的行政机构手中,使国家不再是由罗马城中的少数贵族统治,而是由放眼全国的君王来主导——罗马也不再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而只是一个地理首都而已。(到后来帝国时期,很多皇帝都不再是罗马人,也不再定居罗马。)这样的剧烈改革引起了守旧派贵族的仇恨,于是他们竟于凯撒即将出征帕提亚之时,在元老院门外当众刺杀了凯撒。
4. 奥古斯都
凯撒死后,罗马陷入短暂的混乱,但凯撒的部下安东尼和养子屋大维迅速控制了局势。安东尼是凯撒手下的头号猛将和最重要的副手,而屋大维本是凯撒的甥孙,因天资聪颖被凯撒看中,指定为自己的继承人。凯撒遇刺时,屋大维年仅十八岁,尚不为世人重视,然而,他反复公开强调自己作为凯撒继承人的身份,迅速获取政治声望,并与安东尼、雷必达(凯撒的骑兵长官)结盟,史称“后三头联盟”。在为凯撒报仇的过程中,屋大维和安东尼一起对元老院进行了清洗,彻底消除了守旧敌对势力,掌握国家大权。然后,屋大维先借故撤销了雷必达的兵权,再与安东尼达成协议,分治天下。屋大维统治西半部分(包括罗马),安东尼统治东半部分(包括埃及)。
安东尼来到埃及,又陷入了克丽奥佩特拉编织的情网。他休掉自己的妻子(屋大维的姐姐),与克丽奥佩特拉结婚生子,并宣布把罗马东方行省的统治权授予女王和她的子女们。更致命的是,他宣称女王与凯撒的儿子才是凯撒的真正继承人。安东尼的行为既是对罗马的伤害,也是对屋大维的决裂。前32年,屋大维率领罗马海军与安东尼率领的埃及海军决战,安东尼兵败自杀。几天后,克丽奥佩特拉亦自杀。至此,三千年历史的法老王朝彻底结束了,埃及完全成为罗马的行省。此时的罗马领土北起多瑙河,南到北非,西起伊比利亚半岛,东到两河流域,整个地中海都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征服埃及对罗马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此后这里一直是罗马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直到数百年后被阿拉伯人夺走。因此,当屋大维回到罗马时,他已经成为超越凯撒的存在。前27年,元老院授予35岁的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奥古斯都”的意思是“神圣至尊”,至此屋大维的权威已经登峰造极。尽管屋大维从未称帝,而只是谦虚的自称为“元老院首席公民”(即“元首”),但终其一生,始终是独揽了罗马的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一切最高权威,甚至可以自行指定死后的继承人。罗马在名义上虽未改变,但实质上已经从共和国转变成为帝国。
屋大维一生统治罗马四十年,并给罗马带来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和平繁荣。他不仅获得了生前的无上荣耀,去世后还被元老院封入“神”的行列。然而,就在他生前统治下的一个偏僻的西亚荒漠里,一位真正的“神的儿子”诞生了,这就是耶稣。
5. 帝国的传承
与大汉天子们相比,罗马帝国的元首们虽然也被称为皇帝,但其内涵有很大的不同。东方的皇帝们声称受命于天,意即君权神授,因此皇位自然是由子嗣继承下去,但罗马本是历经数百年的共和国,选举思想根深蒂固。凯撒自封为终身独裁官,违反罗马传统,便被刺身亡。因此,奥古斯都虽然获得了终身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元首称号,但他一直谨慎地不触及两个基本问题:(1)元首的权力地位;(2)元首的继位机制。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罗马的国号仍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元老院才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威。奥古斯都本人可以凭借高超的政治技巧操控元老院来实现权力,但他的继任者们却没有耐心玩这个把戏。奥古斯都的养子和继位者提比略首先取消了公民大会的立法权和选举权。69年,崛起于行伍的大将韦斯巴芗称帝,继而颁布了《韦斯巴芗谕令权法》,实质性地赋予了皇帝相当的权力,包括外交权、官吏推荐权、参与立法权,以及一定的法律豁免权,同时还在援引先例的伪装下赋予皇帝更加广泛的自由裁量权:“无论何事,只要他认为符合国家的需要,神的和人的威权、公私事务,他都有权利和权力去做并实施之,如同神君奥古斯都…合法做过的。”《谕令权法》是罗马首次以类似宪法的形式确认皇帝的权力,但此时皇帝的权威仍在法律之下,元老院才是最高立法机构。
韦斯巴芗之后,其子提图斯(他曾摧毁了耶路撒冷的第二圣殿)和图密善先后继位,接下来连续出现了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庇护、马可·奥勒留等五位优秀的君主,史称“五贤帝时期”(96-180年),这是罗马帝国最强盛富裕的黄金年代。五帝中的哈德良皇帝(他平定了犹太起义)对罗马的法律体系进行改革,颁布了《永久剌令》,规定有且只有元首才能对罗马法进行修改和补充。哈德良声称“皇帝的话即是法律”,自此在理论上建立了皇帝的绝对权威,而元老院退化成形式化的虚职。
权力地位的问题得到了相对妥善的解决,但罗马一直未能建立法定的继位制度,这个问题对后世诸多皇帝构成致命的威胁。从法理上说,元首是国家的一个特殊职位,但其既非世袭特权,又无选举方法,似乎人人都可觊觎,因此实践中的帝位传承极为混乱。和谐时期的继任者往往是由前任皇帝指定,有的任用贤能,也有的传于子嗣,而更多的继任者是通过暴力夺权。在此过程中,军队成为一支极重要的力量。
罗马帝国前期实行“军团+禁卫军”的军区制。军团驻守边疆,长年面对边境战事,军团统帅们在各自的领地内拥有极大的权力,因此屡有军团统帅自立为帝。然而,对帝位威胁最大的却是禁卫军。禁卫军是罗马本土的唯一合法武装,本应是保卫皇帝安全的忠诚力量,却因为缺乏制约,形成一支干预帝位传承的重要势力。一旦失去军心,皇帝就有可能被禁卫军推翻和杀害。因此,为了保持军中的威权,罗马皇帝常常亲自率军征战四方,以至于后来蛮族入侵时期多次发生皇帝战死沙场的现象,一度成为皇帝的常见死因。在内外交织的压力下,罗马皇帝的非正常死亡率十有八九,堪称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
相比之下,罗马五贤帝都是择贤任命之后的自然死亡,在帝国历史上堪称非比寻常。然而,马可·奥勒留去世(180年)后并未如此,而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康茂德。康茂德暴虐无道,并沉迷于角斗,最终被角斗士刺杀(好莱坞电影《角斗士》即改编自此)。
康茂德之死(193年)结束了罗马的稳定时期,此后内有群雄并起,长年内战,外有日耳曼人南侵,边境冲突不断,罗马陷入了近百年的混乱时期,史称“三世纪危机”。在这段时期内,皇帝一个接一个的登基和被杀,最为动荡的235年至284年期间有26位皇帝,其中大约只有2个是病死的。整个国家在内忧外患之下濒临崩溃,直到284年另一位出身行伍的皇帝戴克里先即位,才再度稳定下来。——或许是历史的巧合,罗马的危机与东方帝国的动荡几乎同时:康茂德遇刺之前一年,东汉权臣董卓被吕布所杀,开启了三国乱世;直到戴克里先继位之前四年,司马炎灭吴,天下归晋。
6. 边境战事
奥古斯都时期,高卢、埃及和迦太基都已被平定,罗马在外部的主要威胁是东方的帕提亚和北方的日耳曼人。奥古斯都与帕提亚和解,集中力量对付西北。他完成了对伊比利亚的征服,继而进军日耳曼人领地。罗马军团逐一击破日耳曼诸部落,兵锋直达易北河,但日耳曼部落在危机时刻团结起来,在条顿堡森林伏击罗马人,三万人的罗马军团全军覆没(公元9年)。此后罗马被迫退回到莱茵河,并将北部边界稳定在莱茵河-多瑙河一带。
奥古斯都之后的几位皇帝都未进行大的扩张,只有克劳狄乌斯(41 ~ 54年在位)征服了不列颠岛大部(残留部分凯尔特人退缩到苏格兰并生活至今),使得罗马帝国基本完成了西端的领土扩张。
五贤帝时期,图拉真再度复兴了罗马的扩张野心。图拉真首先率军征服了多瑙河下游的达西亚王国,并在这里建立罗马人的聚居地(两千年后,这里的人民仍视自己为罗马后裔,并取国名为罗马尼亚),然后东征帕提亚,占领了叙利亚和两河平原,大军直抵波斯湾。图拉真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到达波斯湾的罗马皇帝。相传图拉真在波斯湾边望海兴叹,自己如像亚历山大大帝那样年轻,定当继续向东征服世界,然而此时他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于是图拉真率军返回罗马 ,病故于途中。
图拉真东征时期,罗马帝国的领土达到了历史巅峰,但国力消耗亦极大。图拉真死后,哈德良做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决定,放弃图拉真征服的东方领土,将帝国的东部完全转为守势。此后的罗马边境稳定了数十年,到了马可·奥勒留执政期间,形势又严峻起来。马可·奥勒留既是著有《沉思录》的哲学思想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但此时罗马已开始由盛渐衰。先是帕提亚入侵,接着又爆发了瘟疫,人民大量死亡,国力大损,于是日耳曼人又趁机南下。马可·奥勒留虽然率军击败了日耳曼人,但为了减轻北部边境的压力,他允许那些愿意为罗马服役的部落定居在帝国北部边境。从此以后,这些蛮族逐渐成为罗马雇佣军的主要来源,这就埋下了罗马军队蛮族化的隐患。
奥勒留之子康茂德根本无心关注边境,索性与日耳曼人签订和约,倒是使边境获得了几十年的和平。但到了三世纪危机时期,波斯人和日耳曼人都接连进犯,边境又再硝烟四起。在长年战争期间,罗马帝国不断吸收蛮族作为雇佣军加入到罗马军队,帝国北部地区和军队的蛮族化已经无可逆转。
7. 戴克里先
戴克里先是一个被释奴隶的儿子,年少参军,累积军功而被提拔为皇帝卡路斯的亲卫队队长。284年,皇帝卡路斯及其子被暗杀,戴克里先手刃凶手为他们报仇,之后便被军队拥立为帝。戴克里先之前的二十多位皇帝平均在位时间只有两年,因此他刚称帝时并不被世人看好,但是戴克里先率军先后击败了国内的皇位争夺者和国外的波斯、日耳曼入侵者,结束了乱世时期,然后便着手对罗马进行全面改革。
戴克里先决定彻底解决奥古斯都遗留的两个问题。他停止使用“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PQR)的国号,代之以“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罗马皇帝的称谓由“元首”改为“多米诺斯]”(Dominus et deus,意为主和神),并引入东方宫廷的君主礼仪,对皇帝进行神化。元老院的所有实际权力都被剥夺,完全成为荣誉称号。罗马终于完成了从君主立宪制向绝对君主制的转变,皇权得以确立。
在考虑帝位传承时,戴克里先认为罗马帝国疆域过于庞大,边境战线漫长,仅凭一位皇帝无力应对如此复杂的挑战,于是创造了四帝共治制度。戴克里先规定,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每部分都有一位主皇帝(称为奥古斯都)和一位副皇帝(称为凯撒),主皇帝的任期为二十年,一旦任期结束或者身故,就由副皇帝继位,然后再指定新的副皇帝。戴克里先本人就任东方皇帝,而让他的好友马克西米安出任西方皇帝,两人分别以尼科米底和米兰为都,而把之前的首都罗马空出。
在称帝二十年后,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一起遵照他自己制定的规则退位,成为罗马第一个主动退位的皇帝。然而,他设计的这个过于理想化的制度很快就遭到了破坏,罗马再次陷入皇位争夺战。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这位曾经统治世界最大帝国的老人隐居在克罗地亚海边种卷心菜,同时看着他打造的国家体制分崩离析。
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制度虽然未能持续,但罗马帝国东西分治的思想却已植入人心。此后的皇帝们时常采取东西分别执政的形式,直到数十年后,罗马帝国被正式拆分为东西两个帝国,再也未能统一。
8. 犹太战争
在基督教逐渐传播的同时,罗马与犹太人之间的关系仍然十分紧张。罗马不仅和希腊、埃及一样实行多神崇拜,还有一个极为特殊之处,就是对异族信仰异乎寻常的开放包容。每当罗马征服一个民族之后,他们都把被征服民族的神像或圣物搬回罗马的万神殿,和罗马原先的神灵一起崇拜。故而从被征服民族看来,他们的信仰不是消灭了,而是和罗马的信仰融为一体了。这种包容、多元化的立场是罗马人能够建立多民族庞大帝国的重要基础。然而,这一做法在犹太人面前却失灵了。持平而言,在被罗马征服的诸多民族中,犹太人并不是最受罗马压迫的,但却是最让罗马头痛的。犹太人坚持一神信仰,反对偶像崇拜,拒绝融入罗马的多神文化。因此,犹太人的反抗起义也是诸民族中最激烈的。
66-70年,犹太人爆发反抗罗马的大起义,罗马皇帝韦斯帕芗之子提图斯率军围攻耶路撒冷,数十万犹太人被杀,耶路撒冷几乎被夷为平地,第二圣殿也被摧毁,仅留下西侧的一段围墙,这便是保存至今日的哭墙。即便如此,犹太民族仍未屈服。132年,犹太人再度爆发更大规模的起义,罗马皇帝哈德良派军镇压,耗时三年,屠杀58万犹太人,才把起义镇压下去。为了斩草除根,哈德良下令将耶路撒冷彻底毁坏,将所有的犹太人驱逐出犹太地,永远不得返回故国,并将此地的名字改为巴勒斯坦(意思是“非利士人之地”,非利士人是昔日以色列王国之敌)。从此,犹太人被迫流浪在世界各地,成为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备受欺凌和迫害。直至两千年后,以色列国才重新建立,并再度定都耶路撒冷。
犹太战争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促成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离。可以想象,当早期基督教在罗马境内传播时,罗马统治者可能并不太分得清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区别,也很难说对早期基督教的迫害里面究竟有多少是针对犹太教的。然而,犹太教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复仇色彩,基督教却强调普世关怀和“以善待恶”的仁爱精神。因此,当犹太人在宗教鼓舞下起义热情高涨,坚信上帝必将保佑他们进入天国王朝时,基督教徒却保持冷静的中立。不仅是罗马的基督徒,甚至很多犹太基督徒都拒绝参加这场战争。犹太起义领袖自称为弥赛亚的行为更是与基督教信仰背道而驰。所以,当耶路撒冷被罗马的怒火摧毁时,罗马境内的基督教却安然保存下来,并且在其后的几百年间继续传播开去,成为罗马底层人民的普遍信仰。
9. 新的罗马
305年,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一同退位后,将东西罗马的帝位分别交给君士坦提乌斯一世(西)和伽列里乌斯(东)。但仅仅一年后,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就病故了,其子君士坦丁一世在不列颠被军团拥立为帝。罗马禁卫军拒不听命,并拥立马克西米安之子马克森提乌斯为帝。君士坦丁一世进军罗马,在城郊的穆尔维桥附近击败马克森提乌斯和禁卫军,统一帝国西部。(相传君士坦丁一世在此战前看到天空上闪耀着十字架形状的火光,自此开始信奉基督教。)几年后,他又击败李锡尼统一帝国东部,于324年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后世称为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统一后,对帝国的军事体系进行改革。罗马禁卫军被解散,禁卫军总部大营被拆除,“军团+禁卫军”的军区制被改组为“边防军(地方属)+巡防军(中央属)+宫廷卫队(皇帝直属)”的机动协同制。军队的力量被分散而相互制约,从而极大的减少了军队擅权的风险,增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力度。困扰帝国数百年的军队干政问题终于被解决。
此时罗马帝国的重心已经明显转移到富裕的东部,因此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在帝国东部建设一个新的首都。他选择了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地点:欧洲和亚洲的交汇处,连接地中海与东方世界的咽喉,一个叫拜占庭的希腊殖民城市。君士坦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在此建造了一座宏伟壮丽的新城,并将其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又称新罗马。君士坦丁堡的落成,标志着古典罗马帝国的结束,一个崭新帝国时代的开启。自从330年建成后的一千多年里,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这个新罗马帝国的首都和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城市,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攻陷。
君士坦丁大帝另一个改变帝国的决定是新的宗教政策。他采取了与戴克里先完全不同的策略,不再将君权与神权对立,而是利用神权来巩固君权,使罗马帝国成为一个政治权威与宗教权威高度一致的新型国家,极大的加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在此之前,波斯萨珊王朝已经率先把琐罗亚斯德教奉为国教。鉴于君士坦丁成长于罗马的亚洲领土,或许他也受到波斯的启发?)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米兰剌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不仅如此,他还亲自主持修建了一系列世界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教堂,包括伯利恒的圣诞教堂、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拉特兰圣约翰大教堂(罗马主教座堂)、以及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后毁于暴乱,现存教堂为查士丁尼一世重建)。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在临终前才正式洗礼入教,但在此之前他的一系列举措已经完全改变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饱受迫害的状态,使之从一个地下宗教一跃成为西方最强大国家的主导宗教。最终,另一位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392年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并清除包括罗马多神教在内的其它一切宗教。曾经施加于基督教的迫害被反过来施加于多神教,使得多神教在罗马帝国完全灭绝,基督教取得了“废黜众神,独尊上帝”的胜利。
然而,基督教的胜利并不是无代价的。在与君权联合的过程中,基督教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沦为君权的附庸。325年召开的基督教尼西亚公会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尼西亚公会本是为了解决基督教不同支派关于教义、礼仪的一些分歧,但这个会议却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召开,并反映了皇帝本人的意志。皇帝统一了教派思想之后,对罗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进行剌封,从而对教会实现了招安。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基督教越来越深地和统治权术纠缠起来,由底层人民的福音逐渐转变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
西罗马帝国的覆灭
1. 野蛮大陆
在罗马共和国兴起之时,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诸民族还处于原始而松散的部落状态,被罗马人统称为蛮族(Barbarian)。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我们对他们的了解非常之少,主要来自于罗马人的记载。在这些蛮族中,最早被罗马人认识的是生活在高卢(今日法国) 、伊比利亚、不列颠一带的凯尔特人(Celt),又称高卢人(Goul),以及生活在黑海北岸地区的斯基泰人(Scythian)。随着他们向北方扩张,又遇到了来自莱茵河以北的日耳曼人(German)和更东方的斯拉夫人(Slavs)。
与东欧的草原游牧民族不同,欧洲中部的蛮族们主要是采取定居畜牧+耕种的混合农业模式(尤其是凯尔特人生活的高卢地区),这是由于北大西洋洋流造成的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因此,罗马在征服高卢之后发展了这里的农业,并引入了城市定居模式。在罗马占领的五百多年里,巴黎、里昂、伦敦、维也纳、科隆等城市被建立起来,并延续至今。出于罗马的开放和多元传统,处于统治地位的罗马贵族和凯尔特农民之间逐渐发生融合,形成相对稳定的罗马-高卢混合族群。
然而,对于来自更寒冷北方、野蛮尚武的日耳曼人,情况就更为复杂。日耳曼人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包含很多部落的族群,以渔猎为主,战斗力强于务农的凯尔特人。从凯撒时期开始,就有一些南下部落臣服于罗马,但大部分部落坚持和罗马对抗,并于奥古斯都时期的条顿堡森林之战中全歼罗马军团,迫使罗马退出莱茵河以北。此后两百年间,双方各居其所。但从五贤帝末期开始的一百多年里,可能是由于地球气候变冷,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北方民族大规模南下,在中国体现为五胡乱华,而在西欧体现为日耳曼人大迁徙。
这一时期,在帝国的西北边境,日耳曼人不断试图南下移民。在压力之下,马可·奥勒留皇帝开始妥协,允许一些愿意为罗马服役的部落参军戊守边疆,而另一些愿意劳动纳税的部落在帝国境内定居农耕,自此开始了帝国北部的蛮族化历程。而在帝国的东北方,一支被称为哥特人(Goth)的日耳曼部落打败斯基泰人,占领了黑海西北岸的草原,继而以第聂伯河为界,分裂成西哥特和东哥特两部。
2. 东西参商
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日耳曼蛮族已经大量进入罗马帝国境内。虽然双方冲突频繁,但并未给帝国构成生存威胁,反而是蛮族逐渐接受罗马文化和基督教,甚至在罗马军中担任高级将领。如果形势就这样缓慢发展,或许日耳曼人也会像高卢人一样被帝国同化。然而,一场意料之外的灾祸葬送了这一切。
灾祸来自遥远的东方。一支神秘的游牧民族匈人(有观点认为他们就是被汉朝打败的匈奴)从中亚草原杀来,在350年左右进入欧洲。匈人骑兵的战斗力极其强悍,在西方第一次出现就灭亡了斯基泰部落在黑海东北岸、顿河流域建立的阿兰国(中国古称奄蔡)。374年,匈人联同被征服的阿兰人向西进攻东哥特,东哥特人不敌而降。376年,匈人继续西进,又大败西哥特人,迫使西哥特人逃亡至多瑙河边,即罗马边境。西哥特人向罗马申请避难。罗马皇帝瓦伦斯(君士坦丁大帝之后的第四代皇帝)希望用西哥特人来充实罗马军队,便允许西哥特人渡河进入罗马境内。但当数十万哥特人进入国境后,事态很快失去了控制。西哥特人和傲慢腐败的罗马官兵产生冲突,爆发了大规模暴乱。378年,皇帝瓦伦斯率军亲征西哥特人,却大败于阿德里安堡(哈德良所建城堡,今土耳其境内),皇帝本人阵亡。继位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379 ~ 395年在位)平定了暴乱,双方签订和约,西哥特人在巴尔干半岛暂时安定下来。
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后一位统治完整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做出了两个重大决定,一个是在381年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唯一合法宗教,并废止已有千年之久的古代奥运会(因为他认为奥运会是异教风俗),另一个是在其死后将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分别由他的两个儿子继承。这是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次分裂。
狄奥多西一世刚死(395年),西哥特人就撕毁和约,推举曾在罗马军中服役的阿拉里克]为王。然而,狄奥多西一世的两个愚蠢儿子(分别是东西罗马帝国的皇帝)竟然不是联手对抗阿拉里克,而是争相收买阿拉里克去攻击对方。富裕的东罗马帝国开出条件更为优厚,于是阿拉里克就去攻击西罗马。兵力孱弱的西罗马帝国只能拆西墙补东墙,将西部莱茵河边境的守军全部调往东部与西哥特人作战。帝国的西部防线由此完全敞开,汪达尔人(日耳曼人的另一支)跨过冰封的莱茵河进入高卢,然后又南下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北非。在付出这样惨重的代价后,西罗马帝国毕竟击败了哥特人,暂时生存下来。然而,关键时刻西罗马皇帝竟然和宋高宗赵构一样自毁长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西罗马的优秀统帅斯提利科(408年)。斯提利科一死,他手下的三万蛮族战士全部反戈投奔阿拉里克。阿拉里克随后率军长驱直入,于410年攻克了“永恒之城”罗马。这是八百年来罗马首次沦陷于外族之手。
西哥特人洗劫了罗马城之后,阿拉里克就突然暴毙了。或许是受到了惊吓,西哥特人离开亚平宁半岛前往欧洲大陆的最西端,在高卢和伊比利亚建立了西哥特王国,统治伊比利亚半岛长达三百年,直至715年被穆斯林征服。
残存的西罗马帝国还没缓过劲来,更可怕的敌人来临了,这就是被称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
3. 上帝之鞭
405年左右,一位罗马总督的儿子埃提乌斯被送到西哥特军中作为人质。阿拉里克死后,他又被转移到匈人王庭,并同匈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几年后,匈王的侄子阿提拉也被送到西罗马宫廷作为人质,在那里接受了罗马教育。埃提乌斯和阿提拉都掌握了对方国家的风俗文化,对他们此后的发展极有助益。
432年,阿提拉登上匈人王位,此时埃提乌斯也已经成为西罗马的统帅和护国公。或许是出于早年的友情,阿提拉并未进攻西罗马,而是把侵略目标定在更加富裕的东罗马帝国。通过几次战争,匈人大军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打败了帝国守军,但面对巨大的城墙无计可施。阿提拉和东罗马帝国达成协议,东罗马以割让领土和每年巨额纳贡为代价,换取匈人停止进攻。在此期间,阿提拉也尝试了进攻更东边的波斯萨珊帝国,但并未占到便宜,于是放弃了这一努力。(为了抵御匈奴,东罗马和波斯这对世仇竟然联合起来,在高加索地区修建了一段长城。)
在榨干了东罗马帝国之后,阿提拉终于把眼光投向西边。450年,阿提拉试图与西罗马结盟共同攻打西哥特王国,这时正好发生了一件纠纷: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为他的姐姐奥诺利亚指定了一桩婚事,奥诺利亚不愿接受,竟私自写信向阿提拉求婚。阿提拉表示接受婚约,但皇帝拒绝了这一要求,于是阿提拉率大军进攻高卢。生死存亡关头,西罗马和西哥特人抛弃前嫌组成联军,在埃提乌斯和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阿拉里克之子)的率领下,与阿提拉决战于今日法国的沙隆平原。西哥特国王战死沙场之后,联军取得了惨烈的胜利。但在关键时刻,埃提乌斯却放弃了乘势进击,而是放任阿提拉逃出生天。这是阿提拉一生中唯一的战败。
埃提乌斯的意图或许是与匈人和平共处,但阿提拉并未领情,很快就又重整大军,直接进攻亚平宁半岛。高卢和西哥特人这次袖手旁观。埃提乌斯只能依靠微弱的兵力固守意大利北部的拉文纳(此时的皇帝驻地),匈人大军攻克了米兰和维罗纳,直达罗马。穷途末路的罗马人派出教宗利奥一世与阿提拉见面求和。神奇的是,阿提拉同意了教宗的请求,收兵退出了亚平宁半岛。没有人知道阿提拉退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罗马教宗自此被看作神圣的救星。
离开罗马的次年(453年),阿提拉在迎娶一位少女时,在洞房之夜的婚床上神秘去世了。匈人为了继承权而自相残杀,邻近的日耳曼部落(领头的是格皮德人)趁机群起攻之,将他们消灭。匈人帝国从此消失在欧洲历史中。
阿提拉死后仅过了一年,埃提乌斯就因为功高震主,竟然在朝堂被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亲手刺死。皇帝的行为遭到了全罗马的唾弃。翌年,瓦伦提尼安三世在视察军队时被军士刺杀,全军将士在一旁看着皇帝死去,无一人施以援手。
4. 帝国之殇
埃提乌斯之死使西罗马帝国失去了最后一员良将,从此再也没有人来收拾残局、保卫国土了。455年,罗马城被占据迦太基故地的汪达尔人再度攻陷并洗劫一空。此后,西罗马帝国已经名存实亡,皇帝沦为蛮族将领的傀儡,并且实际影响仅限于亚平宁半岛,其它领土完全听任日耳曼诸部落瓜分。
476年,西哥特人出身的蛮族将领奥多维塞决定不再需要傀儡了,就罢黜了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位小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巧合的是,他的名字包含了罗马的创始人罗慕路斯和第一位帝国元首奥古斯都两位伟人)。奥多维塞派人把西罗马帝国的徽章送给东罗马帝国皇帝芝诺,表示西罗马帝国的建制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自己将以东罗马皇帝代言人的身份来统治西罗马。因此,从法理上说,西罗马帝国并非灭亡了,而是其法统重新回归到君士坦丁堡,此后世上又只有一个罗马帝国,即东罗马帝国。鉴于在此之前很久,罗马帝国的真正中心就已经是在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皇帝平静的接受了这一事实。(东罗马帝国常常被后世称为“拜占庭帝国”,但直到它于1453年覆灭,它始终称呼自己为“罗马帝国”。)
教皇的冠冕
1. 帝国危局
从查士丁尼一世统治后期开始,东罗马帝国数次遭受鼠疫的袭击,人口严重减少。此时又面临东西两翼的强敌同时入侵,帝国陷入一段风雨飘摇的黑暗时期,连连丧师失地。在帝国西北部,阿瓦尔人挟持着斯拉夫人蹂躏了几乎整个巴尔干半岛;而在东方,夙敌波斯在611 ~ 621年间大举攻占了叙利亚、耶路撒冷、埃及、以及大半个安纳托利亚。东罗马帝国似乎到了崩溃边缘。
危难时刻,来自迦太基的皇帝希拉克略(610—641年在位)发起绝地反攻。621年,希拉克略率军攻入波斯腹地,而波斯国王库思劳二世的还击策略是联合阿瓦尔人从后方袭击君士坦丁堡。然而,阿瓦尔人大败于君士坦丁堡的坚城之下,希拉克略的大军则攻破了波斯首都泰西封,库思劳二世也死于叛军之手。拜占庭一举收复了所有的东方领土,而波斯陷入混乱和内战。阿瓦尔人从此也一蹶不振,原先受其奴役的斯拉夫人转而投向拜占庭。希拉克略决定容纳斯拉夫人在巴尔干西部定居,他们成立了塞尔维亚公国并接受拜占庭保护。
收复河山之后,希拉克略致力于重建帝国的统治文化。他宣布以希腊语取代拉丁语作为帝国的通用语言,还将皇帝称号由拉丁语的“奥古斯都(Augustus)”改为希腊语的“君主(Basileus)”。至此,东罗马帝国彻底变得希腊化了,它虽然仍以“罗马”自居,但实质上已经与旧的罗马分道扬镳,蜕变成了一个新生的希腊帝国。然而这个帝国还未稳固下来,东方又兴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伊斯兰教。
短短二十年间(636~656年),横空出世的伊斯兰大潮不仅吞没了残破的波斯帝国,也给东罗马帝国造成重创。在阿拉伯大军面前,拜占庭节节败退,再次失去了刚刚收回的叙利亚和耶路撒冷。希拉克略在失望中病逝。拜占庭随后又丢掉了包括埃及在内的全部非洲领土,但他们终于在安纳托利亚的东南山地挡住了阿拉伯的沙漠骑兵,继而又用希腊火打败了阿拉伯的海上舰队,顽强地守住了帝国的核心领土。
在帝国西北,另一支好战的游牧民族保加尔人取代了阿瓦尔人,成为拜占庭新的劲敌。保加尔人兴起于亚速海北岸草原,可能是突厥与斯拉夫的混血民族。他们于681年南渡多瑙河下游,在巴尔干东部成立了保加利亚汗国,并迫使西邻的塞尔维亚成为附庸。此后三百多年间,保加利亚是巴尔干半岛的霸主,多次进攻拜占庭,使东罗马帝国再度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境地。
2. 破坏圣像
当拜占庭在东方鏖战之时,昔日的首都罗马成了被遗忘的边疆。569年伦巴底人入侵亚平宁半岛北部,与孱弱的东罗马守军交战之后形成了长期僵持局面。拜占庭失去了大片领土,但是控制住了几个关键城市:罗马、拉文纳(拜占廷总督府所在地)、威尼斯等,以及半岛南部。这个对峙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在此期间,拜占庭疲于应付东方战事,无力西顾。罗马教会虽然名义上服从于君士坦丁堡,事实上逐渐发展成为罗马城及周边地区的统治者,并利用军事、外交、甚至贿赂手段来抵抗伦巴底人的进攻。伦巴底人也逐渐接受了天主教信仰,把攻击的目标放在拉文纳而非罗马,而拉文纳依靠拜占庭的力量坚持抵抗。然而,这一平衡被来自东方的变故打破了。
718年,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用希腊火击退了入侵的阿拉伯人(伍麦叶王朝),挽救了帝国。硝烟散去,在反思为什么帝国会遭受如此劫难时,他认为偶像崇拜泛滥是一个重要原因。拒绝偶像崇拜本来是早期基督教的原则之一,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教徒对圣像进行崇拜,甚至教会也大量制作圣像用于吸引教徒前来参拜。与之相比,阿拉伯人坚决地反对圣像崇拜,也没有繁复的宗教仪式,全部精力都投入战斗。726年,利奥三世发动了破坏圣像运动。今日看来,利奥三世的真实动机恐怕不完全是出于信仰,也是出于经济和军事原因:当时教会鼓励信徒捐赠,从而大量占有社会财富、土地,且不用纳税,又吸引很多年轻人出家修行,令国家缺乏兵源。在国家面临严重的外部危机时,这是很容易引起皇帝反感的。皇帝在此运动中大量没收教产、关闭修道院、强迫修女修士还俗,而没收的教产大部分被奖励给有功的军人,从而改善社会结构和军事力量。
破坏圣像运动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843年才最终被帝国皇帝放弃。但在此之前,它严重削弱了拜占庭境内的教会实力,牢固树立了“君权高于教权”的原则,对振兴帝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拜占庭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无论利奥三世的真实动机如何,他的举动都引起了东西两方教会的强烈抗议。君士坦丁堡教会的问题不难解决,皇帝直接撤掉了反对运动的老主教,代之以拥护运动的新主教。然而罗马教宗格利哥里三世毫不屈服,强硬地宣布开除利奥三世和全体圣像破坏者的教籍。皇帝派舰队去罗马捉拿教宗,却毁于海上风暴,于是皇帝宣布没收罗马教会在意大利南部的土地作为报复。罗马教会和拜占庭的敌视达到高潮。而除了罗马之外,破坏圣像运动在帝国的外部行省也不得人心,拉文纳宣布脱离拜占庭而独立。于是,当伦巴底人再次进攻拉文纳时,拜占庭拒绝派出援军,导致拉文纳在751年(怛罗斯之战的同年)终于失陷。此时除了罗马和威尼斯之外,意大利北方的领土几乎全部沦丧于伦巴底人之手。罗马教廷发现拜占庭已无力、也不愿再对自己提供保护,便把眼光投向西方的强大力量:法兰克王国。
3. 丕平献土
利奥三世在欧洲东端的君士坦丁堡抵抗阿拉伯人的同时,另一支阿拉伯人乘机从欧洲的最西端入侵。他们于711年从北非跨海进入伊比利亚半岛,不久就灭亡了西哥特王国,然后于720年越过比利牛斯山攻入法兰克南部。732年,法兰克首相查理在普瓦提埃战役中击溃了伊斯兰骑兵并使其主帅阵亡,从此伊斯兰不再越过比利牛斯山。这场战役不但保卫了法兰克王国,更是挽救了整个欧洲,使得查理获得了“铁锤”称号,并掌握了王国实际大权。
“铁锤”查理去世后,他的儿子“矮子”丕平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实际掌权者。丕平亦想效法曹丕,奈何名不正言不顺,便派使臣拜访罗马教皇试探口风。751年拉文纳失陷,罗马教皇向丕平的使臣表态支持丕平。丕平收到讯息后,迅速废黜了墨洛温王朝国王,登基为加洛林王朝的第一位国王。753年冬,教皇司提反二世亲冒风雪穿越阿尔卑斯山出访法兰克王国,丕平十分尊敬的恭迎了教皇,并象征性的为其牵马。加洛林王朝与教皇结成联盟,教皇亲自为丕平加冕,并宣布禁止任何人从别的家族中选立法兰克国王。作为回报,丕平承诺将未来征服的意大利土地捐赠给罗马教会。(教皇的宣言的确实现了,加洛林王朝从未被其它家族推翻,直到最后绝嗣而亡。)
754年,丕平率兵护送教皇返回意大利。此后的两年中,他从伦巴底王国夺回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兑现承诺,将收复的拉文纳等二十二个城市献给了罗马教会,史称“丕平献土”。
在伦巴底入侵时不曾保护罗马的拜占庭帝国,却在丕平献土后跳出来要求收回赠与的土地。为了主张自己的利益,教皇神奇地拿出了一份被称为“君士坦丁赠礼”的文献,宣称教皇国所拥有的土地是当年君士坦丁大帝赠送给罗马主教西尔维斯特一世的,丕平只是把属于教皇的领土还给教皇而已 。这份文献后来在1440年被证实是伪造的,但在历史上,教皇便是以此为据拒绝了拜占庭的要求。慑于法兰克王国的强大武力,拜占庭也无可奈何。自此,从拉文纳到罗马的大片领土便成为教皇辖区,一个特殊的国家教皇国(或称教宗国)在此建立起来。
4. 查理大帝
丕平去世后,其子查理登基,世称查理大帝(或称查理曼,“曼”即是法语中的“大帝”)。查理曼向东方大举扩张,征服了从萨克森(德国北部)到伦巴底(意大利北部)的大片土地,还消灭了盘踞匈牙利地区两百多年的阿瓦尔人,使其领土西起比利牛斯山,东至易北河。这一疆域大致形成了今日日耳曼民族(法、德、奥)与斯拉夫民族(波兰、捷克等)的定居边界。查理曼还在领土内强行推广天主教,深获教皇欣喜。
799年,教皇利奥三世(与之前的拜占庭皇帝同名)被罗马本地贵族废黜,只身逃往法兰克,投奔查理曼。次年12月,查理曼亲自带兵护送教皇回国重登宝座。两天后的圣诞夜,查理曼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跪地祈祷,利奥三世突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将一顶皇冠戴在查理曼头上,宣布将其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这是一个改变历史的重大政治事件。
自从君士坦丁大帝剌封以来,罗马教宗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并列被认为是上帝在人间的宗教事务代表,而帝国皇帝是上帝在人间的世俗事务代表。因此,罗马教会和东方的君士坦丁堡教会一样,在世俗统治中都需要服从于帝国皇帝。476年西罗马末帝被废黜之后,世人公认东罗马帝国收回了西罗马帝国的法统,重新成为单一的、没有分裂的罗马帝国,因此世界上只有一个皇帝,即东罗马皇帝。然而,罗马教廷早已不甘心居于东罗马皇帝之下。797年,拜占庭发生政变,皇太后伊琳娜处死亲生儿子君士坦丁六世,自立为女皇。罗马教廷以此为由,宣称罗马皇帝的法统在拜占廷已不存在,因此把法兰克国王加冕为皇帝,使罗马帝国永远传承下去。
罗马教会表示,查理曼的加冕并不是宣告西方罗马从东罗马帝国分裂出来,而是由于东罗马帝国的法统中断,罗马帝国的正统从“新罗马”君士坦丁堡重新返回罗马城。因此,法兰克帝国的御玺上从此写着“罗马帝国的再生”。很自然地,东罗马帝国对此拒不承认。所以,此时基督教世界出现两个并立的皇帝,一个在君士坦丁堡,一个在西方。他们并不像过去的东西罗马帝国皇帝那样和平并处,而是彼此敌视,宣布自己才是唯一真正而合法的基督教会和人民的领袖。(查理曼曾经向伊琳娜提议双方结婚来统一罗马帝国,但伊琳娜还未来得及答应就被推翻,此后两个帝国再也无法统一。)
罗马帝国的法统虽然分裂了,但对于罗马教皇却是大大的好事。教皇不但甩掉了东罗马皇帝的干预,还摇身一变成了帝国皇帝的加冕者。因此,罗马教皇不仅在教皇国本身的领土上成为政教合一的真正君王,还可以通过神权干预整个天主教世界的政治生态,在此后的欧洲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东西教会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最终在1054年,双方就圣餐仪式中应该用有酵饼还是无酵饼爆发了不可调和的争吵,主张无酵饼的罗马教皇和主张有酵饼的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宣布开除对方的教籍,东西教会彻底分裂。直到1965年,双方教会分别宣读了宽恕书,这才取消了近千年前的相互绝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