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王朝

1. 哈布斯堡家族

神圣罗马帝国从1254年开始进入“大空位时期 ”,帝国皇位空悬了近20年。此时德意志境内有大小数百个诸侯国,各自为政,秩序混乱。1273年,在教皇的强烈要求下,德意志诸侯们终于选出一位不起眼的老人成为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鲁道夫是腓特烈二世的教子,但他已年过半百,影响力有限,看起来只是一个毫无危险的虚名领袖而已。然而,他当选后却迅速出兵击败了对其不满的波西米亚王国,从其手中夺取了奥地利公国,使哈布斯堡家族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从此统治奥地利达六百年之久。这一行为引起了其它诸侯的不安,他们在鲁道夫死后就另选其它家族担任皇帝,此后皇位又在不同家族之间轮转。

与此同时,天主教廷扶植法国打压神圣罗马帝国的做法终于导致了恶果。1305 ~ 1378年间,教皇被法国掳为傀儡(“阿维尼翁之囚”)。这种情况下,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四世于1356年颁布《金玺诏书》,正式宣告帝国皇帝由七个选帝侯(三大主教、四大世俗贵族)选举产生,而选帝侯们在各自领土内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自主。这使得皇帝称号成为虚名,教皇无法再借此干预诸侯内政,同时也使国家更加陷于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然而在这片破碎的国土上,哈布斯堡家族却再度崛起成为帝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新领袖,通过一种另类的方式:与其它王公贵族的女继承人结婚。

1422年,奥地利公爵、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迎娶了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查理四世的次子)的独女,因此他在西吉斯蒙德死后获得了“罗马人的国王”称号。阿尔布雷希特未能加冕皇帝就于1439年去世了,他的堂弟腓特烈三世获得了国王称号并成功加冕皇帝。从这时起,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直到帝国解体。但他们的权势并非来自虚幻的皇帝称号,而来自于实际控制的土地。

1477年,法国东部的勃艮第公爵不幸丧命战场,他的独女玛丽投靠奥地利,嫁给腓特烈三世之子马克西米连。这使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了勃艮第公国的富庶领地,包括今日尼德兰和法国东北部一带。马克西米连之子“美男子”腓力则更加幸运:他刚与西班牙公主胡安娜(斐迪南与伊萨贝拉的三女儿)结婚不久,胡安娜的哥哥、姐姐就先后去世,胡安娜成为西班牙的女继承人。尽管腓力对胡安娜不忠并可能导致她精神失常,但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他们的儿子查理五世将要继承欧洲最强大的西班牙王国。

查理五世(西班牙称为卡洛斯一世,1500~1558年)是一个真正的欧洲公民:他的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大公,母亲是西班牙公主,他出生于尼德兰并在此长大,母语是法语。当他于1519年(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之后两年,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的同年)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时,他的领土包括奥地利、西班牙、尼德兰、西西里,以及包括美洲在内的整个西班牙殖民地。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日不落帝国”,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达到顶峰,此时只有两个国家能够挑战它的力量:法国和奥斯曼。法国和西班牙为了争夺意大利的控制权而发生战争,查理五世多次击败法国,并取代它成为罗马教皇的保护者,以及无可匹敌的欧洲之王。然而,东方的奥斯曼帝国则是更强大的敌手。

2. 奥斯曼的攻势

就在查理五世加冕的次年,奥斯曼帝国的新苏丹苏莱曼一世(塞利姆一世之子)登基。他怀着征服世界的雄心,再度对欧洲发起攻势。苏莱曼一举攻克了贝尔格莱德,打开了通往中欧的大门,然后以海军攻占了东地中海的罗得岛,这是医院骑士团的根据地,也是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遗存。(医院骑士团撤退到马耳他,此后又称为马耳他骑士团。)1526年,苏莱曼在摩哈赤一战全歼匈牙利举国之军,匈牙利国王战死,首都布达沦陷。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大公斐迪南(查理五世之弟)乘机出兵占领匈牙利北部,而匈牙利南部成为奥斯曼属国。中欧的基督之盾从此覆灭,而奥斯曼帝国开始直面西方天主教世界的最强者——哈布斯堡王朝。

1529年,苏莱曼大军兵临奥地利的维也纳城下,这标志着伊斯兰已经杀入欧洲的心脏地带,然而就在这里,苏莱曼遭受了他的第一次失败,被斐迪南大公击退。此后奥斯曼与哈布斯堡在陆上和海上长期交战。苏莱曼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其巅峰时期的战舰数量相当于地中海其它国家战舰数量的总和。奥斯曼还与哈布斯堡的仇敌法国结成异教联盟,这使罗马教皇震惊而谴责。(土耳其人和法国人都获得了在对方国家内的经商许可和信仰自由,这事实上使法国成为奥斯曼境内所有天主教徒的保护者,并打破了威尼斯在西方的贸易垄断地位。)哈布斯堡方面,查理五世依靠美洲得来的金银财富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并与英国亨利八世和波斯联合抗敌。

在西线作战的同时,苏莱曼在东方面临波斯萨非王朝的挑战。信奉什叶派的萨非王朝与逊尼派的奥斯曼帝国水火不容,因此他们与哈布斯堡王朝互派使者交流,在军事上互相呼应。苏莱曼一世从维也纳回师后,就于1534年攻克巴格达,占领了美索不达米亚。然而萨非王朝执行焦土政策并始终避免大规模决战,苏莱曼又要顾及西线压力,不能将大军深入东方,因此无法对萨非王朝形成决定性打击。与此同时,葡萄牙人也已经到达印度洋沿岸,并与奥斯曼帝国争夺海上贸易。

在多线作战的压力下,奥斯曼帝国虽然保持攻势,但已越来越力不从心。1541年,苏莱曼与查理五世签订和约,查理五世同意向苏莱曼纳贡,换取奥斯曼帝国西线扩张的暂时中止。1555年,苏莱曼与萨非王朝签订和约,停止了东方的扩张。同年,波斯湾的奥斯曼海军被葡萄牙海军击败,失去了印度洋的控制权。

1555~1556年,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宗教内战中失败之后,年老力衰的查理五世宣布退位。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太过庞大,他把帝国分为两个部分:弟弟斐迪南获得了奥地利和匈牙利领土,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儿子腓力二世则获得了其它所有部分,包括最强大的西班牙本土、尼德兰、西西里和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在这个时刻,腓力二世还是英国女王玛丽一世的丈夫,并拥有英格兰国王称号。)奥地利王朝在陆上与奥斯曼保持相对和平,而西班牙的腓力二世与奥斯曼帝国在海上展开激战。1559年,西班牙还迫使法国签订和约,使奥斯曼帝国失去了欧洲盟友。

1565年,奥斯曼舰队进攻马耳他岛的医院骑士团,被前来援助的西班牙海军击败,这标志着奥斯曼海军由盛转衰。苏莱曼一世于次年去世。1571年(同年,西班牙在菲律宾兴建马尼拉城),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主动出击,在希腊勒班托海域大败奥斯曼海军,使其遭到毁灭性打击。虽然土耳其人很快重建了海军舰队,但他们在地中海上耀武扬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西方的财富已不再流向地中海,而是遥远的大洋。

不久,哈布斯堡家族又获得一个意外的收获:1578年,葡萄牙国王亲征北非的摩洛哥,结果兵败身亡,王国绝嗣。腓力二世趁机于1580年出兵占领了葡萄牙,从此葡萄牙落入西班牙统治直到1640年,进一步增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实力。也在1578年,奥斯曼帝国对波斯重燃战火。起初奥斯曼占据上风,但萨非君主阿拔斯一世聘请英国人训练了一支掌握火药武器的欧式军队,然后对奥斯曼进行强力反击。双方你来我往的交锋一直持续到1639年签订《席林堡条约》,这一条约规定了伊朗与土耳其之间的边界,一直维持到今天。

3. 英国都铎王朝

1455年,英法百年战争刚刚结束两年,英国金雀花家族的两个支系,约克家族(族徽为白玫瑰)和兰开斯特家族(族徽为红玫瑰)为争夺王位而发生内战,史称“玫瑰战争”。约克家族一度取得胜利,但兰开斯特家族的支系亨利·都铎后来居上,击败了约克家族的理查三世,即金雀花王朝的末代国王,于1485年开始了英国历史上最为八卦的一个王朝:都铎王朝。

亨利·都铎(亨利七世)为了巩固实力,让自己的长子亚瑟迎娶西班牙公主凯瑟琳(斐迪南与伊萨贝拉的幼女,胡安娜的妹妹)。不料亚瑟刚结婚几个月就去世了,刚过门的凯瑟琳公主成了寡妇。为了不让联姻失败,亨利七世宣称他们二人并未同房,婚姻无效,让凯瑟琳改嫁给亚瑟的弟弟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和凯瑟琳婚后于1509年登基为王。然而凯瑟琳比国王年长8岁,所生的六个孩子除了女儿玛丽之外全部早夭。亨利八世迫切希望获得一个儿子来继承王位,他看上了宫廷女官安妮·博林,但是妩媚而聪慧的安妮·博林宣布,除非她和国王正式结婚,否则绝不同床。心急火燎的亨利八世急于与凯瑟琳离婚,但按照当时欧洲天主教的观念,国王的婚姻需要得到教皇的许可,而此时的教皇不愿得罪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胡安娜之子,凯瑟琳的侄子),表示凯瑟琳并无过错而不批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亨利八世情急之下,于1533年宣布英国教会(此后称为圣公会)脱离罗马教皇的领导,奉英国国王为最高宗教领袖,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此举不但解决了亨利八世的婚姻问题,还使他有理由停止向教皇纳贡,并没收了罗马教廷在英国的所有资产,这使得王室财政收入增加了几乎两倍。而作为代价,教皇宣布将亨利八世逐出教门,西班牙与英国的联盟也因此破裂。安妮·博林的婚事改变了整个英国的命运。

脱离天主教廷之后,亨利八世终于如愿以偿与安妮·博林结婚,并操纵议会宣布其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凯瑟琳被软禁起来,不久就去世了,安妮·博林权倾一时。然而,傲慢的新王后在生下一个女孩伊丽莎白之后也不再生育了。失望而愤怒的亨利八世借故处死了安妮·博林,另娶宫廷女官珍·西摩为王后。珍·西摩终于为亨利八世诞下一子爱德华,然后就因病去世。此后亨利八世在十年内又娶了三个王后,却至死也未能再获得一个儿子。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将王位交给了年仅9岁的独子爱德华。然而爱德华在15岁时就病故了,亨利八世折腾了一辈子的努力终于失败,凯瑟琳的女儿玛丽成为英国王位的继承人。

当年凯瑟琳被亨利八世抛弃时,玛丽也受尽世间炎凉,然而时移世转,她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玛丽登基后完全推翻了亨利八世的宗教政策,复辟罗马天主教,烧死了三百多名新教人士(包括宣布凯瑟琳婚姻无效的那位英国大主教),因此被后人称为“血腥玛丽”。

1554年,玛丽与西班牙的腓力二世(查理五世之子,1556年继位为西班牙国王)结婚,这使得哈布斯堡家族看到将英国纳入统治的美好前景。然而这一联姻并未带来好运:在腓力二世要求下,英国与西班牙共同进攻法国失败,导致英国失去了它在欧陆的最后据点加莱。更令腓力二世失望的是,1558年玛丽未能诞下子嗣就病故了。按照英国法律,腓力无权继承英国王位,安妮·博林的女儿伊丽莎白加冕为女王,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次年,伊丽莎白通过议会立法重新确定新教为英国国教,再度和罗马教廷对立,但她保持宽容的宗教政策,允许天主教和新教并存。尽管登基时危机重重,伊丽莎白不仅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还将其发展成欧洲最强大和富裕的国家之一,英国文化亦空前繁荣(莎士比亚就生活在这一时期),被称为英国的“黄金年代”。

欧洲的王公贵族们纷纷向伊丽莎白求婚,其中包括腓力二世。然而,伊丽莎白决定终身不嫁,成为童贞女王。为了防止天主教复辟,她还下令处死了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亨利八世的姐姐嫁给苏格兰国王,玛丽一世是她的孙女。如果亨利八世子嗣断绝,玛丽一世就将继承英国王位,因此一些天主教势力以她的名义发动叛乱。)伊丽莎白甚至仿效法国,与哈布斯堡的死敌奥斯曼帝国结盟。腓力二世意识到她再也不会投靠天主教阵营,哈布斯堡与英国的关系彻底破裂。1588年(在勒班托打败奥斯曼海军之后),腓力二世派遣西班牙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却先在海战中失利,然后被飓风彻底摧毁。这场灾难成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而在英国眼里,它就是上帝支持英国新教改革的象征。消除了内忧外患的英国从此扬帆远航,驶向辽阔的海外天地。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由于她没有子嗣,伊丽莎白选择传位给苏格兰国王、玛丽一世之子詹姆士·斯图亚特(他被作为新教徒抚养成人)。这意味着英国都铎王朝结束,斯图亚特王朝开始。苏格兰和英格兰从此处于同一君主统治下,并最终在1707年成为联合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