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之潮
1. 经济理论
在西方列国中,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产生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1581年独立的荷兰则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他们的繁荣主要是出于地理优势所带来的商业贸易,而不是生产力水平上的进步。英国在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发生了脱胎换骨,在毛纺织业超过了佛罗伦萨,在海外贸易上超过了荷兰,成为世界头号商业强国。更重要的是英国从1733年开始的工业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社会体制也随之变革。大型工厂取代了手工作坊,个体工匠转变为雇佣工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真正形成。
伴随市场经济产生的,是形形色色的经济理论。在今日的西方国家,经济理论已经取代了君主意志和宗教信仰,成为指导国家运作的理论基础。但它亦有多种不同观点,至今仍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英国进入资本主义之初,议会的主导观念是重商主义,即一国内部的产出是有限的,国家富强必须依赖于从外部汲取财富。在这一观念下,英国的国家战略发展为帝国主义,其特点是大规模掠夺殖民地,并且通过关税政策为本国谋求贸易顺差。这种统治方式与殖民地人民利益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尤其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北美殖民地,率先打响了反抗殖民统治的第一枪。美国独立战争产生了第一个“三权分立”的现代资本主义强国,也标志着英国帝国主义战略的首次重大失败。但那些实力落后、反抗力量薄弱的亚、非洲国家,仍然处于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下。
1776年(美国独立的同年),苏格兰的亚当·斯密(1723~1790年)发表了《国富论》,这被视为现代经济学的起点。亚当·斯密认识到,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形成的,市场会自动调节商品价格,从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即“看不见的手”。因此,他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反对政府干预。亚当·斯密的思想在学界造成巨大影响,在其基础上,各种经济理论蓬勃而兴。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把自由市场的意义从国内贸易推广到国际贸易(“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使古典经济学系统性地建立起来。
亚当·斯密解释了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但在市场价格之外,商品是否存在客观固有的价值属性?围绕这一问题产生了两派不同观点。亚当·斯密提出商品价值可以由消耗的谷物或劳动衡量,大卫·李嘉图将其发展成劳动价值理论,即商品价值由耗费的人类劳动形成。在此基础上,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进而提出了剩余价值观点,即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的价格(工资)之差形成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剥削了。然而,1870年前后有多位经济学家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商品只存在主观价值而不存在客观价值,而且主观价值是随边际效应而变化的,并无恒定值。时至今日,边际效用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流观点,但劳动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二者的分歧已经超出了学术范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社会影响。
2. 马克思主义
在人类历史上,常有哲人对理想社会进行构想。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出了实行公有制的理想城邦,亚里士多德则不赞成此观点。在此后两千年的人类历史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公有制构想并不受人重视,而工业革命爆发、新的经济理论产生,使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理想的社会形态。一些人(包括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限制政府权力,依靠 “看不见的手”来优化社会资源,即自由主义;另一些人则不信任市场机制,主张由强有力的社会集体或政府来管控经济并分配财富,即社会主义。——准确来说,社会主义包括诸多流派,观点不尽相同,而在其各种流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出身于德国犹太人家庭,其父改信基督教,而他本人则是无神论者。马克思早年担任报刊记者,1845年被德国驱逐出境,1848年在布鲁塞尔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然后又被比利时、法国政府驱逐,1849年移居英国伦敦,此后一边继续政治活动(他于1864 ~ 1876年间领导“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一边撰写《资本论》。《资本论》第一卷在他生前于1867年付梓,第二、三卷则是在他去世(1883年)后由友人恩格斯根据其笔记编纂出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马克思在英国生活的30多年里花了大量时间在大英博物馆查阅资料,他从未亲身前往一家英国工厂实地考察。
马克思既是无神论者,也同时持有历史决定论观点,认为历史的发展道路是可以根据客观规律预测的。在这一前提下,他力图建立一个极其庞大的思想体系,融合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在其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犹太教“末世论”的影子:在犹太教义中,世界末日会爆发善恶决战,救世主将会出现,而上帝将永久地消灭邪恶,人类从此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新世界……这一教义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是核心的基本理念。马克思则提出,资本是世间最大的邪恶,剥削关系会导致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因此基于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并最终实现基于公有制的共产主义。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他主张无产阶级就是自身的救世主,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团结起来,以武力夺取政权,从而建立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思想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在未来数十年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全球诸多国家的发展轨迹。(如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信仰的话,世界主流信仰中只有两种是呼吁信徒以暴力打败敌人取得权力的——另一种是伊斯兰教。)
就其个人性格特征而言,马克思与其说是一位科学家,不如说是诗人或者演说家,其著作富于情感和意象,而缺乏可证实的科学依据。与其说他是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结论,不如说他是先验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再收罗各种证据支持其主张。然而,他的经济学说基础是劳动价值理论,已经被现代经济学抛弃。同时,他也未能理解市场会优化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以及科技创新将会打破原有的垄断格局(“创造性破坏”)。因此,他预言无产阶级将会陷于赤贫、资本主义无法克服内在矛盾而将迅速灭亡,而事实与之相反——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市场环境和劳动者权益都得到改善。
3. 现代制度
英国最先进入工业社会,它也最先建立起现代经济制度。最早的专利法、版权法都在斯图亚特王朝诞生。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并积极推动整个大英殖民地于1833年完全废除奴隶制度。在它的影响下,欧洲其它国家也纷纷废除奴隶制(美国的奴隶制度在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之后才被废除)。1844年英国颁布《股份公司法》并在1856年加以完善,使得“股份有限公司”这种新型经济实体得到法律保护,极大地释放了市场经济的活力。1870年英国颁布《初等教育法》,建立义务教育制度,基本消除了童工现象(这是在马克思去世之前13年)。“八小时工作制”也在英国最先提出,但它在美国1886年5月1日大罢工(五一劳动节的起源)之后首先被美国立法,然后才在英国实现。
经济制度发展的同时,英国的权力中心也以和平方式发生转移。从光荣革命以来,英国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而非国王手中,但一开始世袭贵族组成的上议院权力高于民选代表组成的下议院。随着工商阶级取代世袭贵族成为社会中坚,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也逐渐超越后者。《1832年改革法令》大幅度提高了下议院的权力,上议院被削弱,直到《1911年议会法令》最终剥夺了上议院反对下议院提案的实质性权力,下议院成为英国的权力主导。
在一战之前,英国就已基本建立了现代社会制度。与此同时,大英帝国的荣耀却逐渐褪色。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追赶上来,英国的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缩小;殖民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带来独立意识增强,英国很难再维持对它们的控制。1899~1902年的布尔战争(布尔人是南非的荷兰移民后裔,谋求从英国统治下独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面对总人口仅44万人的布尔人,英国动用45万军队、花费2.2亿英镑才将其压制下去。英国意识到以武力维系庞大的海外帝国得不偿失。从这时起,英国的全球战略从扩张转为收缩,关注重心回到欧洲。加拿大(1867年)、澳大利亚(1901年)、新西兰(1907年)、南非(1910年)等殖民地先后成为内政独立的自治领。大英帝国不再对自治领实行殖民统治,而是通过经贸合作来获得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而是从英国开始向东推进,经历了数百年的波浪式发展,才逐步推进到欧洲中央。早在1688年,英国就通过光荣革命实现了议会民主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于1785年完成。而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和波旁王朝复辟,直到1870年普法战争之后才告别君主独裁,这比英国光荣革命晚了近两百年。德国发展更晚,1871年才成立统一帝国,虽然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但仍然是挂着议会幌子的君主集权国家。因此,当帝国主义思想在英国开始落山之时,它在欧洲大陆还方兴未艾,尤其是处于上升期的德国,年轻的皇帝威廉二世(1888年登基,时年29岁)手握军政大权,积极准备对外扩张。而在德国以东,发展更迟缓的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都在君主治下,一同卷入巴尔干半岛的复杂冲突。在英国战略收缩的同时,这些后进帝国反而加强了对势力范围的争夺,从而导致国际矛盾激化。
4. 布尔什维克
马克思生前致力于发动国际工人联合革命,推翻资本主义,但从未取得成功。然而,他的思想理论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浪潮中获得了相当的支持,尤其是其“人间天国”式的愿景,对满怀理想主义、渴望打造新世界的革命者有极强的吸引力。在这个革命年代,欧洲各国都涌现出诸多党派,而马克思提出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暴力夺权的思想,被部分激进革命党人当作指导纲领。然而,在资本主义发达、民主制度相对成熟的英美等国,马克思主义党派并未取得成功,而越是市场经济落后、封建集权强大的国家,马克思主义越受欢迎,尤其是封建集权意识最强的俄国。
拿破仑战争时期,沙皇俄国仍拥有强大实力,然而随着法、德等国先后步入工业社会,俄国经济变得落后贫穷,民众亦受到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对沙皇专制不满。一些进步人士开始组织政治党派,并受到沙皇政府的打压。1883年,一群俄国知识分子在瑞士日内瓦创立劳动解放社,这是俄国首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在1898年改组成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然而,由于马克思从未对无产阶级政党的运作方式给出清晰意见,社会民主工党在1903年其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就发生了分裂。以列宁(1870 ~ 1924年)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但实际上当时是少数)主张建立集权体制,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党员具有严密的组织并服从核心的领导,即“民主集中制”。而另一派别孟什维克(意为“少数派”)认为,应建立宽松的组织形式,反对集权制度。两派逐渐演变成势同水火的仇敌。而在政治理论上,列宁与马克思最大的差异在于:马克思主张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这一愿景虽然美好,却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列宁则提出,一国可以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获得成功,并且身体力行地投身革命事业,力求在俄国进行实践。
1905年,沙俄在与日本争夺远东殖民地的战争中失败,经济陷入困境,多地爆发罢工和示威活动,亚美尼亚、波兰等地纷纷要求独立。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同意成立国家杜马(即国会),但一些激进党派仍不满意,布尔什维克也于12月在莫斯科起义(列宁当时在国外),被武装镇压。1906年,俄国杜马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这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暂时出现生机。然而与德国相似的是,俄国杜马仅获得了有限的权力,关键权柄仍然掌握在沙皇手中。不久之后,刚刚看到改革曙光的俄国就被沙皇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此堕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