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争霸
1. 君主制度
宗教改革使天主神权退出欧洲政治舞台,君主们成为国家的最高主宰。他们不再屈从于教皇的旨意,而是为了国家的世俗利益互相争斗。然而此时,君主制本身已面临民主制的挑战。
与中国不同,西方文明从早期开始就有多种不同的政治体制,其中最典型的是以世袭、终身为特征的君主制,和以选举、任期为特征的民主制(还有介乎两者之间的多种体制)。国家实行何种政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经济形态。
传统农业经济上的国家普遍采取君主制,通过君主(以及贵族)集权来克服农业生产规模小、社会化协作程度低等痼疾,实现社会资源的集中使用。君主们对内承担着协调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等公共职责,对外则代表国家,通过战争或外交手段为本国争取利益。而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缺乏自由和政治权利,只能被动服从君主意志。与此同时,地中海地区很早就存在另一种经济形态:商业经济。商业依赖于高度的社会协作,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财富分配,需要公正平等、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工商业者虽然需要政府维持市场秩序,但排斥以集权手段控制财富,因此更喜好民主制度。然而,早期的民主制度也有所不足,只适于小型城邦而难以治理大型国家。
在古代欧洲,擅长海洋贸易的古希腊城邦多偏好民主制,而从罗马帝国开始,君主制占据上风。中世纪的日耳曼国家基本都以农业为主,普遍实行君主制度,但民主制度并未消亡,例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商业城市共和国,它们脱离君主统治,依靠市民选举的议会和执政官来实行自治。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商业经济再度兴起,并且重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北大西洋。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从君主制向民主制转型,成为首个君主立宪制的大型国家。
2. 英国革命
从《大宪章》开始,英国形成了较特殊的封建制度,王权相对较弱,而贵族/平民的权利得到法律保护。英国盛产优质羊毛,在中世纪后期大量出口到欧洲大陆的佛罗伦萨等城市进行纺织,而在百年战争结束、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英国积极发展本土的羊毛纺织业,并利用新航路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贵族地主纷纷圈占农民的耕地改为养羊,同时投资纺织工场;而失地农民流入城市,又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亨利八世时期,英国已经出现了数千人的大型纺织场,羊毛纺织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英国的经济形态逐渐由传统农业经济向工商业转变。部分贵族转变为资本家,主张保护私有财产,支持维护个人自由的新教。而英国王室竭力维持旧的社会秩序,抵制圈地运动。双方矛盾日深。
伊丽莎白一世之后,斯图亚特王朝的首位国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大力宣扬“君权神授”,并组织人员把《圣经》翻译成英文(史称《钦定版圣经》),这对于圣经在英语国家的普及、以及英语本身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欧洲大陆的三十年战争爆发之时,詹姆士一世努力保持和平,并在王国内部的不同势力之间谨慎地维持平衡。然而,他的儿子查理一世继位之后,局面大为改观。
英国《大宪章》规定,国王不能在未经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加税。而查理一世积极参与欧洲三十年战争,为了筹措军费而肆意征税,引起代表贵族利益的议会强烈抗议。同时,他的宗教立场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间摇摆不定,也使议会不满。双方矛盾愈演愈烈,查理一世数次解散议会,于1629年之后干脆不再召开议会,实行独裁统治。然而,缺乏贵族支持的国王难以筹措到战争经费,只好退出欧洲战争。1638年,苏格兰起义反抗查理一世的统治。查理一世征讨失败,只得于1640年召开久违的议会以筹措军费,而议会却不受国王控制,通过了《大抗议书》,要求建立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制度。查理一世企图逮捕议员,但整个伦敦都站在议会一方。国王于1642年逃到诺丁汉并宣布起兵讨伐议会,英国内战开始。
战争进行到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的同年),查理一世战败被擒。议会通过了与查理一世和解的提案,但是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领袖决定彻底推翻国王。军方把保皇派人员逐出议会,残缺议会于次年判处查理一世死刑,他被当众处决。克伦威尔宣布英国成为共和国,并出任国务会议主席。然而仅仅四年后,他就用武力解散议会,自任护国公,英国重新回到独裁统治。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后,政局动荡,议会决定迎回流亡的查理二世(查理一世之子),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的作风亲民,王权暂时得以稳固。但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后,再度爆发信仰危机。詹姆士二世信奉天主教,他不顾大部分国民信仰新教的事实,企图把天主教定为国教,并且强行镇压反对派,解散议会。然而,他的长女玛丽是信仰新教的,并且嫁给了詹姆士二世的外甥、荷兰共和国的执政威廉三世。1688年(大清康熙二十七年),在英国贵族的支持下,威廉三世率军渡海进入英国,詹姆士二世派出的军队纷纷倒戈,威廉不放一枪一弹就占领了伦敦。詹姆士二世逃亡到法国。威廉签署了议会提出的《权利法案》,接受议会高于王权的法则,于是议会同意威廉和玛丽成为英国的共治君主,这标志着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史称“光荣革命”)。
威廉和玛丽击败了法国支持的詹姆士二世复辟势力,并借助与荷兰的共治优势,使英国的海上商贸繁荣发展。然而他们没有子嗣,因此在他们于1694年和1702年先后去世之后,王位交给玛丽的妹妹安妮。安妮女王放权给议会和政府,促进了内阁制的发展。在她任内,英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获胜,成为世界头号海上强国。苏格兰和英格兰也于1707年签订法案,成为联合王国。安妮被称为“贤明女王”,但她的独子早夭,使得王位继承再度成为问题。1714年安妮逝世后,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排除所有天主教徒的继位权,在淘汰了50多名与安妮血缘相近的天主教徒后,终于找到了德国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他的母亲是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来担任英国国王。乔治一世成为英国汉诺威王朝的首位国王,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无法使用流利英语、以德语为母语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决定本人不出席内阁会议,而是委派亲信大臣主持,这成为英国首相制度之始。也是自乔治一世开始,英国从未有国王否决议会的决定。英国的政治体制转型基本完成。
3. 路易十四
在英国削弱王权、通过议会实行贵族民主统治的同时,法国朝着另一个相反的方式进行政治改革:君主专制。改革的中心是“太阳王”路易十四,全世界有确切记录的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1643~1715年在位,共72年)。路易十四登基时年仅五岁,直到1661年正式亲政,然后就致力于建立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制。(巧合的是,这段时间东西方有三位强力君主同时在位:除了路易十四之外,俄国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清朝康熙皇帝1661~1722年在位。)
在法国封建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国家的权力是分散的,贵族在各自领地内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路易十四的策略是把这些贵族集中到巴黎管理。他在巴黎郊区兴建了欧洲最大、最豪华的宫殿:凡尔赛宫,并于1682年将宫廷迁至这里。(此后凡尔赛宫作为国王居所直到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四迫使贵族们从早到晚都待在宫廷中参加舞会、宴席等各种活动,使他们从地方长官变成了宫廷花瓶,同时悄悄地把地方统治权收归己有。
在修建凡尔赛宫的同时,路易十四对外发动了多次扩张战争,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荷兰的入侵。荷兰拥有强大的海外贸易网络,在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成为欧洲的商业和金融中心。然而,由于国土与人口有限,荷兰的军事力量远逊于其财力,使它成为虎狼眼中的肥肉。1672年,路易十四联合英王查理二世对荷兰开战,一举攻占荷兰七省中的五省。荷兰人在威廉三世的领导下誓死抵抗入侵,甚至不惜决堤以阻挡法军进攻。荷兰舰队打败了英国海军,英国议会也不愿意支持天主教法国进攻新教的荷兰。查理二世在议会的压力下退出战争,并把侄女玛丽嫁给威廉以示和解。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与奥地利也决定与威廉结盟以抑制法国。在盟军的帮助下,荷兰打退了法国的入侵,奇迹般的幸存下来。然而,路易十四并未就此放弃,于1674年与瑞典结盟,再次进攻荷兰与哈布斯堡的联盟。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法国迫使荷兰联盟在1678年签订条约,奥地利和西班牙都割让领土给法国,路易十四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太阳王”。而荷兰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威廉三世与路易十四结下毕生之仇。
1688年,威廉三世渡海取得英国王位,聚集英荷两国之力,并联合哈布斯堡对抗路易十四。此后的一百多年里,英法争霸成为欧洲政治冲突的主线(或称“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法国依靠强大的陆军在欧洲大陆称雄,而英国的策略是依靠海军掌控海外殖民地,同时与欧洲大陆的反法力量结盟。
4. 西班牙王位战
哈布斯堡家族曾经是欧洲霸主,然而可能是由于长期近亲结婚导致的遗传性疾病,这个家族的人丁逐渐衰落。1700年,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分支首先迎来了命运的终结。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的最后一位男性是卡洛斯二世(1665~1700年在位),他身患多种遗传疾病、智障且不能生育,因此谁将继承西班牙王位成为欧洲的一个重要政治问题。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与西班牙系出同源,但法国王室也多次与西班牙联姻,路易十四更是迎娶了卡洛斯二世的姐姐,因此两国都主张自己有继承权。经过复杂的政治斗争,智力低下的卡洛斯二世立下遗嘱传位给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因此在他逝世后,法国安茹公爵腓力成为西班牙波旁王朝的首位君主。奥地利的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旋即联合英国、荷兰(此时威廉三世已故,英国与荷兰的统治者分别是安妮女王和议长海因斯)对路易十四开战。
有了英国的加入,反法联盟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上风。在海上,英荷海军联合歼灭了法国和西班牙舰队,而在陆上,反法联盟甚至一度攻陷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然而,在法国的顽强坚持下,战争进入僵持状态,双方都损失惨重。1713~1715年,各方终于签订了一系列停战条约:路易十四保住了腓力的西班牙王位,前提是腓力放弃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且此后法国国王和西班牙国王永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同时,西班牙在本土之外的欧洲属地(包括西属尼德兰、那不勒斯和撒丁岛等)几乎全部划给奥地利,直布罗陀也被割让给英国。西班牙从此退出欧洲一流强国之列,无力再参与争锋。反法同盟中,英国(汉诺威王朝上位)成为新的海上霸主,而奥地利成为陆上最强。德意志诸侯中,勃兰登堡公爵腓特烈一世为皇帝立下汗马功劳而被封为普鲁士国王,从此走上了崛起之路。只有荷兰虽然获胜,但被长年战争耗尽了国力,海外贸易地位也被英国取代,短暂的黄金年代消逝在海风中。
5. 奥地利王位战
英法等国在西方争霸的同时,奥地利仍然在欧洲东部承受奥斯曼土耳其的压力。奥斯曼帝国自从苏莱曼一世逝世后变得江河日下,残酷的王位争夺使家族男丁凋零,1574 ~ 1651年内的大部分时间是由几位苏丹皇太后先后掌权(“苏丹女权时期”),近卫军也频繁叛乱,数次废黜无能的苏丹。1656年苏丹皇太后任命杰出的大臣科普鲁律代为执政,帝国才得以恢复秩序,不久就重燃扩张野心。
1683年,奥斯曼帝国再度围攻维也纳。奥地利的利奥波德一世皇帝借故溜走,但守军仍然坚守城池。危急时刻,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率领波兰-德意志诸侯联军来援,在维也纳城下击溃奥斯曼大军。这是欧洲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伊斯兰与西方的攻守之势从此逆转。奥地利领导西方联军(新兴的俄罗斯也加入进来)开展战略大反攻,到1699年时,已经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回了整个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西北部)。此时西班牙的卡洛斯二世去世,奥地利迅即转身投入西班牙王位战,又从西班牙获得大片领土。这使奥地利的领土面积达到了历史顶峰,然而天命难违,哈布斯堡家族的血脉不久就走到了尽头。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最后一位男性查理六世于1740年去世。他遗诏传位给自己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西亚,但周边的虎狼之国们并不把这放在眼里。德意志诸侯们联合法国一起入侵,冲在最前面的正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一世之孙,后称为腓特烈大帝)。玛丽亚·特蕾西亚依靠匈牙利和英国的援助进行了顽强抵抗,直到1745年终于同意割让大片领土给普鲁士以换取和平。她的丈夫洛林公爵弗朗茨一世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从此奥地利进入哈布斯堡-洛林王朝,而普鲁士成为德意志地区仅次于奥地利的第二强国。
奥地利王位战争之后,随着普鲁士的崛起,欧洲的势力格局发生巨变:法国重新成为欧洲大陆头号强国;为了对抗普鲁士,奥地利转而与旧敌法国和俄国结盟;英国延续“欧陆平衡”战略,拉拢普鲁士以遏制法国。哈布斯堡的光芒黯淡下去,英法两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