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腹地的现代化
1. 印度
作为一个多民族混杂的地理板块,印度次大陆在孔雀王朝之后的近两千年里从未形成统一国家。外来入侵者在北部的印度河、恒河流域先后建立多个政权,逐渐将其伊斯兰化;南部地区则是信奉印度教的本土民族生存空间,他们依靠德干高原的地势保持大体独立。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之后,奥朗则布皇帝(1658 ~ 1707年在位)大举征伐,才再度实现了印度半岛的短暂统一。这是莫卧儿的巅峰时刻,除了半岛极南端的少数地区,几乎整个印度都臣服于蒙古皇帝的脚下。然而,奥朗则布改变了帝国原先的宗教宽容政策,强力推行伊斯兰教,从而导致了本土印度教徒的激烈反抗。
1674年,信奉印度教的马拉塔人在德干高原西部起义,这成为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本土帝国。经过二十多年战争,马拉塔在1707年打败了莫卧儿(奥朗则布同年去世),控制了印度内陆高原,而莫卧儿仍然控制着沿海和平原地带。马拉塔人似乎很有希望取代莫卧儿成为印度的统治者,却意外遭到了来自外部的沉重打击。1739年,波斯红头王朝的纳迪尔沙(1636 ~ 1747年在位)入侵印度,焚掠德里,并夺走了印度河西的所有领土。此后取代纳迪尔沙统治阿富汗的艾哈迈德沙(1747 ~ 1773年在位)也多次入侵印度,并给予马拉塔人毁灭性打击。
在印度国内势力都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英国东印度公司渔翁得利,成为半岛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英国先是在七年战争(1756 ~ 1763年)期间打败了法国的印度驻军,占领了法国本就不多的印度殖民地,然后又出兵横扫了印度国内几乎所有反抗势力。莫卧儿皇帝彻底变成傀儡,马拉塔人则于1818年最终覆灭,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整个印度的最高统治者。然而,除了公司直辖区域(称为“英属印度”)之外,印度境内仍有数百个土邦,它们在承认大英帝国宗主权的前提下相对自治,从而形成独特的“国中之国”局面。
随着英国国内完成工业革命(1733~1785年),生产力突飞猛进,其在印度的商业策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大量进口印度的手工棉布,转为大量向印度出口工业制品。印度从手工业中心沦为原料供给地和商品倾销地,人民亦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压迫和剥削,导致1857年爆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的导火索是在英军中服役的印度士兵传言,他们拿到的子弹上涂有猪油,这对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是严重的宗教触犯。起义军推举莫卧儿的末代皇帝为名义领袖,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积极参加,迅速扩及印度领土的三分之二。虽然它很快被英国镇压下去,但已使得英国政府认识到其印度政策存在严重弊端,着手进行重大调整。185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被撤销,印度由“公司代行王室之主权”改为“王室直接行使主权”,印度总督亦不再由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任命,而由英国内阁的印度事务大臣任命。早已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也被废除,但“印度皇帝”这一头衔并未被遗弃:1877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宣布加冕为印度女皇,从而使她在与欧洲其它国家君主的对话中可以骄傲地自称皇帝。(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而奥匈帝国、沙皇俄国的君主也都以皇帝自称。)
2. 巴基斯坦
英国统治印度期间,大力建设铁路、邮政等基础设施,努力提高印度民众的教育水平,还兴建了一座新的首都:新德里。然而随着印度人民的文化层次逐渐提高,其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而英语作为统一语言的普及(此前印度没有统一语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原来隔阂的诸多民族团结成一个整体。英国要维持印度殖民统治变得越来越难。
印度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本土的启蒙运动,推动对印度教进行现代化改革,同时要求英国给予印度人民更多政治权利。188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成立,其最初目标是为印度人民争取政治权利,后来很快转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独立。国大党取得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但它主要扎根于印度教徒群体,因此印度的伊斯兰领袖们又于1906年组建了全印穆斯林联盟。两党虽然都是出自民众,但出于宗教信仰的差异,双方渐行渐远。穆斯林认为自己的权利并未得到维护,因此主张从印度分离出去,而国大党领袖主张建立政教分离的世俗主义国家,希望维护祖国统一。在英国殖民统治变得衰落的同时,印度本身的分裂反而无可弥合。
1915年,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的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领袖,他领导印度掀起了规模浩大的独立运动,但并非通过武力,而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一运动从一战一直延续到二战,在印度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而英国的实力也在两次大战之后急剧衰落,无法再维持印度殖民统治,被迫与甘地讨论印度独立方案。
甘地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合作,反对把印度分成两个国家的提议。然而1944年他和穆斯林领袖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穆斯林独立建国的主张已经无法遏止。甘地被迫接受这一方案。1947年6月4日,英国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宣布,将于这年8月15日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印度教)和巴基斯坦(伊斯兰教)两个独立国家,即“印巴分治”。在政权交接的这一天,被尊称为“圣雄”的甘地没有庆祝印度的独立,而是独自在加尔各答为分治而忧伤。甘地的接班人尼赫鲁成为印度的首位总理,而甘地因为接受分治方案而遭受印度教徒的不满。1948年1月30日,一名印度教徒狂热分子开枪刺杀了甘地。
印巴分治把一个国家生生切成两半,这导致了整个次大陆的混乱。印度范围内的穆斯林逃往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范围内的印度教徒逃往印度。这场浩大动荡中产生了难以计数的冲突和屠杀,据估计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原先自治的各个土邦被迫选择加入哪一方。克什米尔土邦拖延做出决定,便遭到了巴基斯坦武装入侵,随即宣布投向印度,从而导致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爆发了延续数十年的战争。印巴两国的仇视一直延续至今,是南亚地区局势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印巴分治的同年,联合国也通过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这一决议同样导致了延续至今的战争。)而在两国内部,土邦制度分别延续至1971 ~ 1972年被完全废除,统一的国家政权终于实现。
随着英国对印度统治的结束,次大陆周边地区也纷纷独立。尼泊尔在印巴分治之前于1923年就已被英国承认独立。锡兰(斯里兰卡)和缅甸原本是在英属印度的管理之下,但它们被视为两个单独的附属地区,并不是印度的一部分,因此随着印巴分治,两地也于1948年分别宣布独立。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地区是印度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印巴分治时,它被人为分割成两部:印度获得了西孟加拉,巴基斯坦获得了东孟加拉。然而东孟加拉与巴基斯坦本部相隔近2000公里,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民族、文化、语言都存在巨大差异,最终于1971年在印度的支持下宣布脱离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今日南亚的版图至此基本成形。
3. 伊朗
在波斯,1736年“红头”军事领袖纳迪尔沙废黜了延续两百多年的萨非王朝。纳迪尔沙大肆扩张领土,不仅是波斯,还占据了阿富汗,并从莫卧儿帝国夺取了印度河西岸。然而他在1747年遇刺身亡,红头王朝随之四分五裂。经过数十年动荡,土库曼人的恺加王朝于1796年重新统一波斯本部,建都德黑兰。此时英国已经控制了印度,俄国也征服了克里米亚,两大强国分别从两个方向朝欧亚大陆的中央进行扩张。
与迈入近代的英俄两强相比,封闭落后的波斯沦为被宰割的对象。1804 ~ 1828年期间,恺加王朝被俄国打败,失去了高加索和里海沿岸的大片土地。脱离波斯的阿富汗也被英国逐渐纳入势力范围。1856 ~ 1857年,恺加王朝企图收复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被英国出兵打败,被迫承认阿富汗独立。不久后,波斯本身也逐渐沦为英国的附庸。
此时石油已经成为西方重要的战略资源,英国冒险家们普遍相信波斯的地下埋藏着大量石油,问题只是谁/何时能够发现。1872年,英国犹太人路透(路透社的创始人)首先从波斯国王手中获得了全境内开采石油的特权,然而他在授权期限内未能找到油田。1901年,另一个英国富豪诺克斯·达西再度从波斯获得了为期60年的石油开采特权,并许以国王未来16%的利润分成。经过数年勘探,达西的队伍于1908年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次年,英国-波斯石油公司成立,它是今天英国石油公司(BP)的前身。与煤炭相比,石油燃料能够明显提升海军舰艇的速度,因此在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的推动下,英国政府于1914年收购了英波石油公司的51%股权,使之成为国有控股公司。11天后,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一战随之爆发。
由于油田对英国海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英国在开战后不久就出兵控制了波斯,恺加王朝完全沦为傀儡。根据达西协议,波斯的石油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人的钱包,本国人民却从中获益甚少,因此民众极为不满。在一战结束后的剧烈动荡中,1925年波斯军官礼萨汗推翻了孱弱的恺加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和土耳其的凯末尔相似,礼萨汗也致力于把波斯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世俗国家。他于1933年与英国签订了新的石油协定,还在1935年将国名从波斯改为伊朗。然而由于对国际石油市场缺乏了解,新的协定依然不够合理,大部分石油利润仍然被英国人获取,而英国承诺的改善工人待遇、兴建学校、医院等承诺也未兑现。英国把自己放到了伊朗民众的对立面。
二战期间,伊朗名义上保持中立,实际上出于对英国的怨恨而亲近纳粹德国。为了断绝伊朗对德国的支持,英苏两国联合入侵伊朗,礼萨汗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礼萨继位,伊朗实质上被盟国控制。二战结束后,美英和苏联出于冷战博弈先后撤出伊朗。伊朗重获独立并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它仍旧处在英国的经济掠夺下。1951年,伊朗议会表决通过将英伊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并选出民族主义领袖摩萨台担任总理。摩萨台宣布把英伊石油公司的所有英国员工全部驱逐出境,英国随即对伊朗石油实行武装禁运。伊朗既没有完全掌握石油生产技术,也无法把手上的石油卖出去,从而完全失去了石油收入。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设法发动政变推翻摩萨台,并扶植穆罕默德·礼萨重登王位(即沙阿)。这一事变使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对伊朗影响最大的外部势力,美国和欧洲的其它石油公司与英伊石油公司一样获得了进入伊朗的权利。但伊朗也有所收获:它通过新的协议得到了更好的利润分成和工业技术。
摩萨台的下台意味着伊朗民族主义者的失败,他们还没有能力在现代世界自力更生。在此之后,亲近美国的沙阿把权力从议会收回到君主手中。沙阿采取了另一条路线,和他的父亲一样主张学习西方,并以强权推动国家的世俗化和现代化。他实行土地改革,赋予妇女选举权,以现代化法律代替伊斯兰教法,并禁止传统的伊斯兰服饰,甚至镇压宗教集会。然而由于伊朗本身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意识都相当落后,沙阿的独裁式改革并未给国家带来富强,反而由于集权而滋生了严重的腐败。这种情况下,底层民众并不支持改革,反而更加倒向传统的伊斯兰信仰。1979年,沙阿被民众起义推翻。流亡的宗教学者霍梅尼回到国内,被民众迎为国家最高领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
既不同于叙利亚、伊拉克等世俗化共和国,也不同于沙特的伊斯兰教法君主国、约旦的世俗君主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形成了今日伊斯兰世界的第四种国体形式。它严格实行伊斯兰教法,宗教领袖是国家最高领袖,由神职人员的专家会议产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由全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服从宗教领袖,从而实现伊斯兰与共和制的结合。
依靠石油资源和掌握的生产技术,独立自主的伊朗成为伊斯兰世界头号强国。然而由于它信奉什叶派而非逊尼派,它在阿拉伯国家面前并不受欢迎。而在政治上,它既敌视苏联也敌视美国,因此变得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由于伊朗革命过程中把美国大使馆人员扣为人质长达444天,美国与1980年4月7日与伊朗断交,至今仍未恢复。
4. 阿富汗
1747年波斯的纳迪尔沙被刺之后,他的一位部下,阿富汗的普什图人艾哈迈德沙·杜兰尼带着他的部分军队和财宝回到阿富汗,成为这里的统治者。他使阿富汗脱离波斯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被视为今日阿富汗国家的起点。在艾哈迈德沙带领下,杜兰尼王朝一度成为中亚头号强国,不仅征服了今日阿富汗全境,还打败印度,占领了今日巴基斯坦地区,甚至一度攻陷德里。然而在他1773年去世后不久,王朝也发生分裂,直到1836年巴拉克宰王朝重新统一阿富汗。此时英国和俄国都企图控制这一地区,但英国的武力更加强大,迫使巴拉克宰王朝成为附庸。阿富汗民众不断反抗英国的控制,巴拉克宰王朝也努力进行现代化改革,同时争取俄国的支持。1919年(一战结束后)英军进攻阿富汗失败,终于签约承认阿富汗独立。
阿富汗虽然处在亚洲内陆的交通要道,然而其土地贫瘠多山,不利于发展现代经济,又没有石油资源,因此它在独立之后依然贫困落后。除了外部的国际霸权影响,其内部的现代化改革派和伊斯兰保守派也构成强大的冲突,加上不同民族、部落之间的矛盾,导致其难以建立稳定的政权,更加难以迈向现代化。在频繁的叛乱和政变之后,1973年王室成员达乌德推翻国王,成立阿富汗共和国并自任总统,然而1978年、1979年又连续发生两次政变,每次都把前任领导人处死。为保护自身利益,苏联于1979年12月出兵推翻阿富汗政权,但他们也无法依靠武力统治这个混乱的国家,反而导致了众多民间武装组织的兴起,本·拉登就是其中之一。在阿富汗民间武装组织的抵抗下,苏联损失惨重,最终在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撤军。而苏联撤离后,阿富汗出现权力真空,伊斯兰极端组织塔利班趁机崛起,控制了大部分国土并实行原教旨主义统治。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击溃,但至今仍以游击队形式在乡村顽强坚持战斗。时至今日,阿富汗仍然是世界局势最混乱的地区之一,并成为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