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文明到辛亥革命
1. 中国文明溯源
2. 商周之变
约3600年前(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原地区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可被考古证实的国家:商朝。商朝早期没有文字出土,因此史实不甚清晰。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商部落从今河北邯郸一带南下,攻克郑州、洛阳地区,取代二里头政权成为中原之主(成汤代夏)。商人继续扩张到关中和江汉平原,使青铜技术传播到长江流域(武汉盘龙城出土了早商的青铜冶炼遗址)。二里头的部分遗民可能流亡到巴蜀、太湖等地区,也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复兴。这一时期,商朝是中原地区的最强统治,但在其周边还有鬼方、羌方、夷方等诸多异族。与此同时,巴蜀地区还有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存在(约4500 ~ 3000年前)。
商朝中期国势衰落,迁都至黄河以北的安阳(盘庚迁殷),失去了南方江汉平原,推测关中地区也被周人取得。商王武丁(盘庚之侄,约公元前1250 ~ 前1192年在位)中兴,打败鬼方、土方等国,消除了西北威胁,此后商朝转而致力于征服东夷。从武丁时期开始,商朝遗址中出土了可辨识的中国最早文字(甲骨文、金文),其内容与后世史籍相互印证,中国从此进入信史时代。
从记载来看,商的政治体制介于早先的城邦社会和后世的封建国家之间,是由商王族领导的方国联盟。商王统治其自身领土(“内服”),并要求属下方国(“外服”)服从命令和纳贡,但并不直接治理方国内政。同时,商朝的另一特点是独特的神权政治。自成汤始,商王就担任最高祭司,奉鬼神之名进行统治,即“天命王权”。在政治、军事、社会生活中,商朝都频繁使用祭祀和占卜仪式与鬼神沟通。商朝还盛行大规模的活人献祭,仅有记载的献祭或殉葬就有上万人之多(主要是战俘和奴隶)。这样的残酷仪式一方面是昭示神权,另一方面可能也起到削弱敌对势力的作用。而在商朝的王位传承中,既有父传子、也有兄传弟,很可能是为了维持国家的强权统治,避免幼子继位局面。
商朝依靠武力征伐成为华夏历史上首个疆域辽阔的大国,然而残暴的统治和人祭制度使其不得人心。前1046年,帝辛(即纣王)征伐东夷之时,西岐的周武王乘其本土空虚,兴兵攻克朝歌,商朝便土崩瓦解了。
周朝建立,一个重大举措是破除商朝的天命论。周人虽也祭天,但更重要的是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而周天子具有“以德配天”的政治合法性。这种以“德”而非鬼神作为统治基础的观念成为后世中国王朝的共识,使中国形成了强大的世俗国家传统,直到今天。(这一传统与西方的宗教神权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抛弃神权之后,周人树立了以宗法礼制(即“周礼”)为基础的封建政治体系: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但他只直接统治王畿之地,而把四方之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其国内自治,同时对天子履行朝贡和军事义务;天子与诸侯均以嫡子继承。自这时起,中国形成了真正的世袭君主制度。
3. 天下一统
前771年,西周王室内乱,西方的犬戎乘机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次年,周平王在秦、晋、郑三家护卫下东迁至洛邑。秦襄公因护驾之功被封为诸侯,是为秦国之始。此后东周王权衰落,诸侯坐大,春秋战国的乱世开启。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 ~ 前221年)与古希腊几乎同时,或许是出于巧合,在东西方都爆发出璀璨的思想文明。然而,此时这两个文明还是隔绝的,古希腊的哲人们并不知道东方的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也不知道远在西方有个希腊。同样巧合的是,在罗马统一地中海的同时,华夏民族也实现了中华大地的统一和融合。
在西周之初,华夏民族就已有了“中国”的说法(始现于青铜器“何尊”铭文),而将四方异族通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山东的东夷部落在商朝末年已被征服,经过周朝分封齐、鲁等国的经营,至春秋时期已与华夏融合,不再区分。西方的犬戎在周王室东迁之后被秦国消灭,西周故地皆归秦国所有。北方的晋国(以及后来的赵国)、燕国击败了北狄,并开始修筑长城。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崛起,统一南蛮。经过华夏民族的积极扩张,这些异族或者消亡了,或者融入到华夏之中。与此同时,各诸侯国之间不断交战和兼并。据《史记》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被吞并的小国沦为大国的郡县,封建体系逐渐被官僚行政体系取代。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了周天子所封的晋国,而天子对此也只能予以承认,这意味着天子的神圣权威完全丧失,封建制度已经无法维系。
此时天下进入战国七雄时代,各国先后开始变法,废除世袭贵族特权,建立国家法律制度,形成单一君主领导下、以官僚行政体系治理的集权国家。而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迁徙日渐频繁,原来的地区性小国走向一体化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前359~350年秦国实行商鞅变法,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前316年,秦国派司马错攻灭古蜀国(可能是由三星堆文化演变而来),蜀地从此正式纳入华夏。前255年,早已名存实亡的东周终于被秦国消灭。秦王嬴政(前259~210年)掌权后,奋六世之余烈,夷平六国,统一天下,于前221年称帝,即秦始皇。
秦始皇彻底取消了封建制度,不再分封诸侯,而是实行以郡县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度。他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将国家文化制度统一起来,又派大军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从而把帝国领土扩张到农耕社会的天然极限。在农业革命的六千多年后,中华大地终于首次形成了大一统帝国。
4. 游牧民族
在中华帝国诞生的同时,它最强大的敌人也在北方草原上演变成形。然而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我们也只能根据考古研究来进行推测。
远在农业革命之前,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辽阔地域就已经是多民族混合杂居状态。来自南方通道的东胡民族与西北通道过来的中亚民族在这里相遇并且融合,形成早期的草原居民。农业产生之后,草原居民发展出了耕种-畜牧混合农业,并在龙山文化时期把小麦、绵羊等西方物种传播到中国华北。到了龙山晚期,青铜器也传播到中国北方草原。草原人群获得这些技术之后,对华北地区发起大规模入侵,导致华夏史前文化在大约4000年前遭受重创。然而,华夏民族很快就学会了青铜技术,并且在外敌威胁下团结起来,建立了崭新的二里头国家。至商和西周时期,华夏民族的军事力量已经反超周边异族。
考古显示,大约在公元前1000 ~ 800年左右(西周时期),蒙古西北的阿尔泰山附近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随着畜牧业和骑马技能的进步,这里的民族实现了放弃耕种、完全以游牧为生的生活方式,演变成为游牧民族。这一变革如波浪般横扫草原,在很短的时间里,几乎整个草原都成了游牧民族的天下。游牧民族向南方扩张,首先遇到的是晋陕、燕辽一带的戎狄部落(耕牧混合民族)。在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华夏民族的夹击下,戎狄部落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最终在战国时彻底消亡。从这时起,华夏文明开始直面游牧民族的冲击。
与农耕民族相比,游牧民族具有更强的机动性和军事优势,但这是以牺牲社会生产力为代价的,因此他们时常要从生产力更发达的农耕文明获取物资,甚至不惜采取武力掠夺。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时常入侵南方农耕民族,而农耕民族被迫采取武力抵抗,构成了欧亚大陆上最为宏大的文明冲突。这场宏大冲突一方面促成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进步,另一方面也时常带来文明的苦难和衰亡。无论是东方的华夏文明还是西方的欧洲文明,都曾多次遭受游牧民族的肆意打击,但华夏文明距离草原更近,损失更为严重。直到近代火药武器发展之后,农耕民族才依靠科学技术取得了彻底胜利。
5. 万里长城
战国末期,中国北方的游牧部落们演化形成了三大势力集团:匈奴(漠北草原)、东胡(草原东北部)和月氏(河西一带)。与使用战车的华夏民族相比,游牧民族发明了更加灵活的骑兵战法,致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带动整个中国的军事技术变革。同时,燕、赵、秦等国先后兴建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侵袭。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遣蒙恬大破匈奴,并且对各国的北方长城加以扩建,最终完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成为保卫华夏文明的重要屏障。然而,这一浩大工程也给天下百姓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
由于秦始皇的统治过于严苛,在他去世次年,楚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群雄纷纷举兵反秦,六国残余贵族亦借机复国。强大的秦朝仅维持了15年就在混乱中灭亡。项羽一度成为国家领袖,自封西楚霸王,但他并未实行中央集权,而是分封天下,然后就回归楚地。这一做法给国家的再次分裂埋下隐患,仅仅几个月后,天下诸侯就又纷争四起。汉王刘邦挥师东出,最终在垓下一战消灭项羽。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而在楚汉战争的同时,北方的匈奴也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崛起,击败东胡(其残部东迁并分裂为鲜卑、乌桓两支),统一蒙古草原,又趁中原战乱,入侵长城以南。
在夺取天下时,刘邦采取郡国并行制,全国约一半土地归属中央郡县,另一半分封七大异姓诸侯王。等到消灭项羽之后,他就转而着手清除这些异姓诸侯王。前201年,汉朝的韩王信因恐惧刘邦治罪而叛降匈奴。次年,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军进攻匈奴,在白登山陷入匈奴包围,涉险脱身。此后汉朝对匈奴改用和亲政策,对内则使民众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前195年,刘邦在去世之前终于将异姓诸侯王全部清除,改封刘姓宗室为王。然而在他身后,宗室王国与中央皇权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七国之乱(前154年)。汉景帝平乱之后,规定诸侯仅得享封地租税,实际治国权力收归中央。这使得王侯爵位变成一个经济待遇,而不再是政治实体(与西方的贵族制度大不相同)。汉武帝刘彻(前141~前87年在位)当政时,进而颁布“推恩令”,强制诸侯国裂土封其子弟,使其自然式微,不再对皇权造成威胁。
经过汉朝帝王的数代治理,古老的封建制度终于消亡,中华大地融合成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从此,华夏民族也以“汉人”自称。
6. 汉武挥鞭
白登战役之后,汉朝经过数十年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时已极为强盛,但匈奴仍不断南下侵扰。汉武帝决意北伐匈奴,由此掀开了欧亚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
当此之时,与匈奴为敌的不仅是汉朝,还有月氏。月氏本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吐火罗人(R1a型印欧人种),生活在敦煌、祁连一带。前177-前174年汉文帝时期,匈奴连续大败月氏,于是月氏的大多数部众西迁至新疆伊犁河流域(称为大月氏),小部分残众留在祁连一带与羌族混居(称为小月氏)。汉武帝从俘虏的匈奴人口中得知月氏与匈奴不和,便想联合他们共击匈奴。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率使团前往西域寻找大月氏。张骞在途中为匈奴所获,被软禁了十年方才逃出,继续西行完成使命。然而在此十年间,形势已又不同:大月氏在新疆被乌孙击破,再次西迁到中亚阿姆河北岸。张骞终于辗转经大宛国(费尔干纳盆地)进入中亚找到大月氏时,月氏王表示已在此地定居,无意再东归与匈奴作战。张骞未能说服月氏,但仍然与月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获得了大量西域的信息,然后又历经艰险返回汉朝。
汉武帝虽然未能联合月氏,但并未改变抗击匈奴的决心。前127年至前119年,汉武帝多次派兵出击匈奴。其中,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卫青收复河套平原,将汉朝的北部边境推进到阴山一带。前121年的河西之战,霍去病率军扫清河西走廊,使汉朝完全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道路,并在此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前119年的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同时出击,深入大漠数千里,封狼居胥,几乎完全消灭了匈奴主力。从此,匈奴元气大伤,被迫退缩到戈壁沙漠,长时间不能对汉朝形成威胁。
汉武帝继续向西域用兵,攻克了在天山南北的车师、楼兰、龟兹、莎车等吐火罗王国,并派李广利率军翻越帕米尔高原,击溃了最为敌视汉朝的大宛。至此,汉朝已将整个西域(大致相当于今日新疆)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汉朝多次派使者前往中亚,与月氏、安息(即波斯帕提亚王国)、乌孙等国建立友好关系,东西方的交流自此前所未有的发展起来。
7. 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主动探寻未知的西方世界,因此司马迁称之为“凿空之旅”。其虽未达成汉武帝原先的目标,但极大的增进了东西双方的相互了解。沿着张骞开辟的道路,中国与西域的贸易迅速繁荣起来,东方的华美丝绸流入中亚,又从中亚流至欧洲,这就是今人所称的“丝绸之路”。
在整个古代的东西方贸易史上,中国几乎一直处于巨额出超地位,这是因为西方缺乏中国人感兴趣的物产,而中国盛产三大宝物: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这三宝中,丝绸的贸易是最早建立的,因其轻便易携带又不易腐朽,极适合远途国际贸易。瓷器的发展成熟要等到隋唐时期。而茶叶虽然在中国兴起得很早,但中亚游牧民族一直不懂得欣赏茶的妙处,自然也不会想到把这种小树叶卖到欧洲去,因此直到15世纪葡萄牙人远航到中国之后,欧洲人才接触并爱上喝茶。明清时期中国茶叶的出口额甚至一度超过丝绸和瓷器的总和,但这已经是很晚近的事情了。在整个汉朝时期,丝绸都是中国出口的最主要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汉朝的友邦,大月氏自西迁中亚以后也迅速发展强大,征服了南侧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汉称“大夏”,在古汉语中与“吐火罗”同音),并设立了五部翕侯。其中的贵霜部很快独大起来,统一五部并占领月氏全境,于公元45年左右建立了贵霜帝国。贵霜帝国继续向南扩张,最终占据了中国与安息之间的广阔领土,包括今日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从咸海直到印度洋。此时,欧亚大陆从西至东,形成了罗马、安息、贵霜、汉朝四大强国一字排开的格局。
贵霜帝国的一大历史功绩是打开了南亚与中亚交流的大门,于是原产印度的佛教便北上流入中亚,继而通过新疆和河西走廊向东传入中原,融合成为中华文明一部分。
8. 东汉帝国
丝绸之路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繁荣,直到王莽代汉时期(8-23年)国家大乱而一度中断,西域都护府也暂时废止。这一时期,匈奴的力量也有所恢复,并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顺汉朝,而北匈奴继续骚扰汉朝,并企图控制西域诸国。
73-91年,东汉在稳定了国内局势之后再度出击漠北,在蒙古草原数次大破北匈奴,勒石燕然。北匈奴连败之下,无法在蒙古草原继续立足,只得向西逃窜到伊犁河流域。此后数十年,东汉军队继续在西域击杀北匈奴,终于在151年,北匈奴逃离新疆向西远遁,从此离开中国视野(有人认为两百年肆虐欧洲的匈人就是他们后裔)。东汉将匈奴逃离后的漠北交给鲜卑部落统领,促成了日后鲜卑的强盛。
在大军扫荡漠北的同时,东汉的另一支奇兵,文武双全的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出发时只带了36人的一支使团,却能依靠出色的政治、军事、外交能力,纵横西域数十年,使西域五十多国尽皆归附汉朝,让西域都护府的大旗再度飘扬,堪称不世之功。
班超不仅恢复了丝绸之路,还希望与西方的罗马帝国(汉称“大秦”)建立联系,便派副使甘英向西出使大秦。甘英从龟兹出发,一路西行进入帕提亚王国(汉称“安息”)。安息人表面上热情款待甘英 ,实际上却不希望汉朝直接接触大秦,以保护自己垄断贸易的高额利润。于是他们不告诉甘英可从陆路直达大秦,而是把甘英带到波斯湾边,欺骗甘英说到达大秦的唯一方法只有海路,并且极为遥远艰难,甘英便放弃而返。就这样,汉朝和罗马这两个世界最强帝国直接对话的机会从此永久丧失了。
在这一时期,横跨欧亚的国际贸易极为繁荣,主要的贸易路线有三条:(1)由安息和贵霜控制的陆上丝绸之路,连接长安和罗马;(2)从印度向北经过贵霜和西域进入中国内陆的佛教之路;(3)罗马人从红海出发,跨越印度洋直达印度,并最终通往东南亚的海上贸易之路。据《后汉书》记载,166年有一支罗马使团(但或许是罗马商人)从海路经由广东到达洛阳,谒见了汉桓帝。然而此时东汉的桓灵二帝皆是亲小人、远贤臣的无能之辈,不再有开拓世界的想法,并未与罗马进行更多的接触。不久,黄巾之乱起,东汉大厦倾覆了。
9. 五胡乱华
当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下濒于崩溃之时,东方的中华帝国也遭遇了长达数百年的深重劫难。它始于东汉末年,黄巾乱后,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曹操首先平定华北,但他在208年赤壁之战中败给孙权、刘备联军,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220年曹丕废汉称帝,汉朝宣告终结。随后几年里,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尽管魏蜀吴三国为后人提供了无数的英雄故事,但这段时期中华民族自相残杀,人口锐减,白骨千里。虽然缺乏三国人口的准确统计数字,但与东汉鼎盛时的5600万相比,起码减少了70 ~ 80%。由于人口严重不足,三国普遍接纳游牧民族内迁,尤其是曹魏境内,北方胡人不断南下定居,逐渐改变了中国北方的人口对比。
263年,魏国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灭蜀。两年后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废黜曹魏,建立西晋。279年,晋帝司马炎灭吴,统一中国。然而,西晋的战后重建刚刚开始,就被宗室夺权引发的八王之乱打断,天下再度大乱。304年,氐族流民李特在蜀地起义。同年,南匈奴领袖刘渊(因为其祖先冒顿单于曾与刘邦和亲,故改姓刘)在山西自封为汉王,并虚伪地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此时距蜀汉灭亡不过41年,距东吴灭亡25年,西晋江山就被异族撕裂,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开启。
刘渊死后,其子刘聪攻克洛阳、长安,西晋灭亡。远房宗室司马睿在东吴故地建康登基,是为东晋。此后一百多年间,五胡(匈奴、氐、羯、羌、鲜卑)和未曾南迁的汉人在中国北方混战,先后建立了十六国(实际不止此数)。昔日曹操、吕布、袁绍争雄的华北大地,如今尽是胡人肆虐。五胡之中,羯人最为残暴,大量屠杀汉人,终于被冉闵率领的汉人复仇力量诛杀殆尽(但一小股羯人残存了下来,造成后来的侯景之乱)。匈奴也在战火中衰落,氐族和鲜卑兴起。氐族的前秦皇帝苻坚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甚至在东汉之后首次占据西域,但南征东晋时败于淝水而后崩盘。最终,鲜卑拓跋氏(后改姓元)建立的北魏取得了胜利,拓跋焘于439年统一了北方中国。534年,北魏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其后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
在北方五胡混战时,东晋坚守住了华夏半壁河山,甚至一度反攻洛阳、长安。然而司马王朝终于在420年走到历史终点,由宋、齐、梁、陈依次取代。此间帝位交替频繁,但民生经济相对稳定,直到梁朝末年,北来的羯人武将侯景叛乱,江南人民被大量杀戮,士族几乎全灭。此后虽然陈霸先平定叛乱,但江南地区已经损失惨重,无力再北望。最后在589年,陈后主为隋朝所获,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此时距黄巾起义(184年)开启三国乱世已经过去了405年。
五胡乱华是华夏文明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异族重创,几乎到了生死存亡关头。然而,中华民族终于坚持度过了最黑暗的时期,继而浴火重生。经受战乱的中原汉人向江南、河西、辽东等地迁移,促进了这些边缘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而入侵中原的胡人也大部分与汉人融合,使得中华民族在此后进入一个国际化的新时代。
10. 初唐盛世
隋朝历史虽短,却是中国史上最有作为的朝代之一。隋文帝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按考试选拔人才,后来在唐朝完善成为科举制度,使中国开始摆脱世袭门阀政治。隋炀帝杨广继位后,投入巨大人力开凿大运河,这是人类历史上罕有的巨型土木工程——隋朝运河路线与今日京杭运河不同,是从杭州到洛阳再到涿郡(北京),比京杭运河长出近1000公里。大运河与连通的自然河流一起,构成了几乎覆盖全国的水运网络,将北方(政治、军事中心)与南方(粮食产区、经济中心)连接起来,对整个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隋炀帝过于好大喜功,先后攻伐吐谷浑(青海一带)、占城(今越南中部),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国家崩溃,群雄并起。
617年,隋朝唐国公李渊起兵夺取长安。次年隋炀帝为叛臣所杀,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随后在其子李建成、李世民的辅佐下统一全国。新兴的大唐帝国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则要应对突厥的威胁。
昔日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气候变冷,匈奴等胡人纷纷南下中原。而气候回暖之时,空旷草原很快就被其它族群填补。草原民族并无核心领导,而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因此随着部落实力此消彼长,领导权也时常更换。柔然首先兴起为霸主,但其战斗力不强,被北魏拓跋焘打败,甚至被蔑称为“蠕蠕”。一支游牧民族铁勒(亦称敕勒、丁零)脱离柔然,在阿尔泰山一带崛起,联合其它部落成立突厥汗国。突厥的战斗力相当强悍,540年始现于中国典籍,552年就大败柔然,占领整个蒙古草原。560年,突厥与萨珊波斯联合,消灭了盘踞在西域和中亚的嚈哒人。仅仅20年间,突厥就成为东到大兴安岭、西至咸海的世界级大国,并且产生了自己的文字,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有文字的游牧民族国家。然而好景不长,过于辽阔的突厥很快就发生分裂,于583年(隋朝初期)分成东突厥(蒙古地区)、西突厥(中亚地区)两部。
当初隋文帝采用长孙晟“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灵活策略,在对付突厥的过程中始终占据上风。但隋末动乱时期,李渊为了集中力量灭隋,暂时向突厥俯首纳贡,突厥便嚣张起来。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东突厥可汗率兵20万直逼长安城外的渭水桥北,唐太宗被迫亲临渭水河畔与突厥结盟。自此,唐太宗决意消灭突厥。仅仅三年后,唐朝就派李靖攻灭东突厥,使草原各部落臣服。唐太宗继续向西域进军,先后征服了高昌、焉耆等国,设立安西都护府,统治葱岭以东的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镇;又于647年设立燕然都护府(后改为安北都护府),开始统治北方的蒙古草原。
隋唐时期气候大幅变暖,有利于中原民族北上,同时也导致原先地寒人稀的青藏高原繁荣起来。633年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吐蕃王国,这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记载的政权。吐蕃与唐朝在青海一带交战,唐太宗派宗室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促成了双方的和平共处,以及汉藏文化的相互交流。
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继续扩张领土,657年派苏定方消灭西突厥,葱岭以西的中亚诸国皆臣服于大唐。唐朝随后转战东北,660年苏定方征服百济,668年薛仁贵攻灭高句丽。——自汉朝之后,中华民族再次在对北方民族的战争中取得全胜。唐朝势力范围北至贝加尔湖,西至咸海和兴都库什山区,这是汉族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时期。
由于高宗患病,皇后武则天自660年开始临朝称制,并在高宗去世后废黜其子李显、李旦,最终自立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90~705年在位)。武则天虽然才华杰出,但其统治缺乏法理依据,因此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国内政治,而放松了对边疆的控制。在漠北草原,突厥势力再度反叛(称为后突厥),并于685年击败安北都护府,重新成为草原霸主。在西南地区,松赞干布去世后战事再起,吐蕃吞并了唐朝藩国吐谷浑,并侵袭安西四镇。在东北地区,靺鞨人(女真的先祖)强盛起来,并于698年宣告独立。短短几十年里,唐朝控制的边疆领土大幅缩水。
武则天退位后不久,唐玄宗李隆基于712年登基,随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军制改革。他把原先的府兵制(农民服兵役)改为募兵制(职业雇佣军),并在边疆地区分封十镇节度使。节度使统领一方军务,无需中央授权即可采取军事行动,并具有相当的财政自主权,可以自行募兵。从长期来看,这一做法牺牲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为未来的藩镇割据埋下伏笔;但在短期内,它有效地增强了边疆军团的军事力量,使他们在对外战争中再度占据上风。在东北,713年靺鞨接受唐朝册封,后来被封为“渤海国”,作为唐朝藩属统治从黑龙江到朝鲜北部的大片领土,直到926年亡于契丹。在西南,唐军数次击败吐蕃,双方于733年立碑和约。在北方,唐朝扶植回纥(另一支铁勒部落)攻打后突厥,745年回纥杀死突厥可汗,献于长安。从这时起,回纥作为大唐的盟国统治漠北,而突厥作为一个国家从中国历史上消失。突厥民族大量进入中亚,逐渐成为中亚的主体民族。
11. 中唐之乱
在唐朝平定突厥的几十年里,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唐称大食)闪电般的灭亡了波斯,继而扩张到中亚和印度河流域,逐渐控制了西域诸国。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帝国终于相遇了。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军越过葱岭,与阿拔斯王朝的军队战于中亚怛罗斯。唐军以少敌多(约两万唐军+一万盟军,对战十万阿拉伯军),原本不落下风,但盟军葛逻禄人(突厥部落)突然叛变,致使唐军大败于怛罗斯。这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第一次冲突。
怛罗斯虽败,但并非决定性的,因为唐朝实力未受大损,而阿拔斯王朝此后也发生内乱(波斯领袖阿布·穆斯林被哈里发处死),无力越过葱岭。真正造成历史转折的是四年后的安史之乱。唐朝实行募兵制之后,节度使逐渐拥兵自重。755年,镇守河北的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武将)发动叛乱,攻陷洛阳。镇守西北的高仙芝、封常青奉命回防,却被年老昏聩的唐玄宗处斩。接替高仙芝镇守潼关的哥舒翰又被唐玄宗、杨国忠逼迫主动出击,结果兵败被俘,潼关失守,长安门户洞开。唐玄宗仓皇出逃,途中在马嵬坡兵变,杨国忠与杨玉环被杀。众叛亲离的唐玄宗逃到成都,却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太上皇——当他还在穿越剑阁之时,太子李亨已经北上到达灵武(宁夏),在朔方节度区的支持下登基为唐肃宗,并策划收复长安。
唐肃宗以承诺长安、洛阳城内的金帛、子女为代价,换取回纥出兵援助,在李豫(肃宗之子、后来的唐代宗)、郭子仪等率领下共同平叛。叛军内部亦自相残杀,安禄山、史思明都分别被他们自己的儿子杀死。纵然如此,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直到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继位之后,才于763年春平息。此时唐朝已是山河残破,但求自保,无力再顾西域。西北军力尽被调入内地平叛,导致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出击,于763年秋攻陷长安。撤出长安之后,吐蕃占领了陇右和河西地区 ,切断了大唐北庭(天山以北)、安西(天山以南)两个都护府与中原的通道。衰弱的唐朝从未再努力收复西北,但孤悬敌后、音信断绝的两地守军仍然浴血坚守了数十年。此后在781年,两地守军终于从北庭派使者绕道回纥回到中原报信,但当北庭于790年沦陷后,安西的讯息完全断绝,连生死存亡都无法得知,据推测可能是在808年,即与中原隔绝四十多年后方才壮烈失败。此后中华民族与西域一别千年,直到乾隆年间,新疆才重新回到中华怀抱。
为了遏制吐蕃,唐德宗(779 ~ 805年在位)采取“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的外交策略,使得吐蕃的友邦南诏转投唐朝,从而在西南取得战略优势。剑南节度使韦皋数次大破吐蕃,吐蕃被迫求和,双方最终在821年签订和盟,此后相对和平。然而,延续百年的吐蕃战争已经给大唐造成了决定性的损失:直接影响是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间接影响是使唐朝始终未能解决内部的藩镇问题。
安史之乱后,由于朝廷中央军损失殆尽,唐朝形成“弱干强支”局面,不得不遍地分封节度使,以此安抚手握重兵的地方武将。藩镇割据现象愈演愈烈,尤其是河北诸镇,虽在名义上尊从天子,实际上总揽一方军权、人事和财政,甚至私自世袭传位,形如独立王国。而江南藩镇相对顺从中央,成为朝廷的经济支撑。
自唐德宗起,唐朝的数位帝王都努力削藩,藩镇则多次爆发叛乱。唐宪宗(805 ~ 820年在位)励精图治,一度平定了所有藩镇,使大唐出现中兴之势。但他去世后,河北藩镇又复归故态。在与藩镇斗争的过程中,皇帝时常倚重身边的宦官,甚至将神策军(禁军)的军权赋予宦官,使宦官集团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宪宗之后的皇帝们大多软弱无能,朝廷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弄权,皇帝的权威在夹缝中逐渐流失。
大唐日渐衰老的同时,它的死敌吐蕃则走向灭亡。838年吐蕃内乱,崇佛派统治被推翻,上台的郎达玛推行大规模灭佛,遂被僧人刺杀。吐蕃从此陷于分裂和内战。北方的回纥(后改名为回鹘)也内乱频繁,于840年被黠戛斯(另一支突厥部落,今日的吉尔吉斯人)打败,分成三支向西域迁徙:一支在葱岭以西建立了喀喇汗国,另一支高昌回鹘(又称西州回鹘,后来演化为维吾尔族)驱逐吐蕃并占领了新疆北部,还有一支在河西地区暂时依附吐蕃,称为河西回鹘(又称甘州回鹘,后来演化成裕固族)。848年,沙州(敦煌)汉人张议潮起义,光复河西的敦煌、张掖、酒泉、灵武等地,被唐朝封为归义军。851年,西域于阗(安西四镇之一,今新疆和田)亦推翻吐蕃统治而独立。在内外混战之下,吐蕃王朝终于在869年土崩瓦解,此后西藏地区再也不曾出现强大政权。
12. 破碎河山
875 ~ 884年,黄巢起义纵横大半个中国,先后攻占洛阳、长安。各藩镇拥兵自保,坐视不救。朝廷被迫诏用沙陀族(突厥人)李克用进入中原平乱。黄巢覆灭后,中央朝廷的力量已经完全瓦解,唐朝彻底陷入藩镇割据的破碎局面,而朱温(黄巢降将)和李克用成为实力最强的两大藩镇。902年,朱温以勤王为名入关,杀尽宦官,废除神策军,将皇帝挟为傀儡。朱温又下令拆除饱经战火摧残的长安宫室房屋,迁走百姓,使这座千年古都彻底变成废墟。唐朝宗室和朝臣也几乎全被朱温屠杀。907年朱温废黜唐哀宗,在开封称帝,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李克用之子李存勗遂自称为唐朝皇帝(史称后唐),起兵消灭后梁。李存勗不久就死于叛军之手,各地藩镇展开混战。在短短几十年里,中原地区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朝代走马灯似的逐一登场,外围藩镇也纷纷自立,先后建立了十个小国(实际政权不止十个)。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建立北宋,随后消灭了后蜀、南唐、北汉等小国,于979年统一中国大部。
为了防止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重演,宋太祖赵匡胤先是杯酒释兵权,又以“重文轻武”作为宋朝的基本国策。这稳固了宋朝的中央统治,但同时也使国家武力孱弱,在对外战争中长期处于下风。此外,汉晋以来的世家门阀在唐末乱世中被彻底消灭,也使得宋朝以科举为基础的职业文官制度得到蓬勃发展。
尽管北宋的经济文化再度昌盛,然而其疆域只包括华夏民族的核心区域,很多边疆地区都失去了:在北方,源于东胡的契丹兴起,击败黠戛斯,攻灭渤海国,占据了从中国东北到蒙古草原的广阔领土。938年,契丹从后晋获取了燕云十六州(包括今日北京、天津),改名辽国。河西、陇右一带,自唐朝后期就有吐蕃、归义军、河西回鹘、党项(羌族)等多个势力交战,最终在1032年由党项族李元昊建立西夏。在南方,割据交趾的静海节度使吴权于939年自立为王,静海军自此走上独立之路,逐步成为今日的越南。
在昔日盛唐诗人魂牵梦萦的西域地区,建立了三个政权:葱岭以东的高昌回鹘(塔里木以北)和于阗国(塔里木以南),以及葱岭以西的喀喇汗国。随着伊斯兰教逐渐向中亚传播,960年(北宋建国的同年)喀喇汗国大汗率领20万帐突厥人皈依伊斯兰教,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伊斯兰的突厥国家。此后经过四十年圣战,喀喇汗国于1004年消灭了新疆的佛教王国于阗国,这是吐火罗人在西域的最后国家。昔日庄严盛大的寺院佛塔都被伊斯兰摧毁,风沙掩埋,直到公元1900年之后才被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发掘出来。
西域战事的另一个后果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急剧萎缩,而海洋贸易迅速增长,从此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途径。广州和泉州成为世界级的港口城市,丝绸和瓷器经过马六甲海峡航行到印度,再通过波斯湾地区到达中东。在此过程中,阿拉伯人作为国际贸易垄断者,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阿拉伯人还学到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并将其传播到西方,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远洋航行的能力。
13. 洪武开国
明太祖朱元璋(1328 ~ 1398年)崛起于元朝末年的安徽农民起义军。他击败了同时兴起的陈友谅、张士诚等群雄,统一江南,然后又派徐达、常遇春等将领北伐中原,恢复中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同年徐达攻克大都,元朝灭亡。这是中国汉族自唐朝之后首次收复燕云十六州,从而将北方领土推进到长城这一古老边疆。
与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皇帝不同,朱元璋是从社会底层贫民一步一步走上天子之位。他熟知民间疾苦,因此力求建立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长治久安的强大王朝,并努力打造一套符合其理想的国家制度。然而,大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却见证了这套制度逐渐走向崩溃的过程。尽管大明最后是被外来势力取代,但究其根源,是其内部机制的失败。
在政治上,朱元璋意识到,贪腐的官僚阶层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因此他致力于加强君主专制。他废除宰相职位,由皇帝直接总理全国政务,又设立锦衣卫,以严刑峻法处理违法官员(朱元璋处死官员之多,世所罕见)。然而,这种接近亚里士多德定义的理想君主制是无法实现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这套体系的运作高度依赖于皇帝本人的品德、智慧和精力,而并非所有皇帝都能达到这一标准,因此当皇帝无能或无心治国时,国家利益反而失去了守护。(虽然“劳模”朱元璋本人勉强能够胜任,但后世皇帝往往无力承担这样一份终身不能辞职或退休的辛苦工作。因此很多皇帝都是在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整顿朝纲、痛革前朝弊病,等到时间一长就变得倦怠无心,要么放纵宠臣或宦官掌权,要么国家万事俱废——等到下个皇帝登基后,如此循环再来一次。)另一方面,皇权的实施仍然有赖于官僚阶层的支持,而专制皇权并不能使官僚阶层建立起对国家的“主人翁精神”,因此实质上造成了皇权和官僚利益的分裂。官员们虽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往往只考虑自己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利益。明朝晚年,官员党争愈演愈烈,不同党派为了自身利益争夺得你死我活,全然不顾大厦将倾,皇帝却对此束手无策。(作为对比,此时英国已通过议会制度实现了贵族与国王之间的权力分享,因此贵族们更容易“以国家利益为己任”。)
在经济上,朱元璋重视发展农业,减轻税赋,抑制工商。明朝户藉制度将百姓分为民、匠、军等不同类藉,只许世袭传承,不许改换类藉,从而将农民固化在土地上。同时,朱元璋实行海禁、矿禁、控制流通等政策,抑制民间商业发展,同时广泛采取实物和徭役取代货币纳税,也减少了商品贸易的需求。此外,朱元璋强行压低官员的俸禄标准(甚至难以满足正常生活需求,因此官员贪腐屡禁不绝),代之以免赋税特权作为补偿。这些政策既束缚了商业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明朝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能力——尽管明朝的领土面积是南宋的数倍,但财政收入从未达到南宋的一半。尤其是到了后期,江南的官僚地主多有巨富,国家却无钱养兵打仗。更有甚者,朱元璋本来实行屯兵制度,将大量农田划给军户,让军队自己种田养活自己,但大量军屯田后来也被官僚私占,从而导致军饷严重不足,士气颓丧。
对外交往方面,朱元璋秉承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思维,反对出口贸易。自古以来,中原农耕民族远比北方游牧民族富裕,因此游牧民族渴望中原的各种物产。当他们无法通过传统的朝贡贸易满足其需求时,游牧民族便南下掠夺,甚至占领中原。随着全球化贸易大潮的兴起,阿拉伯人、日本、欧洲列国都先后加入这一行列,希望与中国进行贸易。而朱元璋坚决与北方游牧民族为敌,并改变了元朝(游牧民族主导)的对外开放政策,于1371年颁布《禁海令》,使东南沿海的商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昔日繁荣的泉州、广州等外贸港口急剧衰落。正常的民间外贸活动转变成地下走私,受到官府打压。当葡萄牙、西班牙在国家意志推动下进入大航海时代之时,明朝却错过了这一全球扩张机遇。同时,北部边疆面临的异族压力亦不断积累,最终将明朝取而代之。
14. 永乐盛世
为了防止权臣篡位,朱元璋晚年大肆杀戮功臣,连“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和大破北元的蓝玉等人都被满门抄斩。同时,他还大封宗室为藩王,手握重兵驻守边疆。然而,这些做法却导致了另一个极端后果。1398年,朱元璋去世。由于太子朱标已逝,他传位给朱标之子、皇太孙朱允炆,是为建文帝。建文帝拟进行削藩,引起太祖四子(在世的最年长儿子)、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燕军从北平南下,于1402年进入应天府。建文帝在宫中举火,但无人找到其尸身,生死不明。朱棣遂称帝,年号永乐。
朱棣再度清洗群臣,并削弱其它藩王势力。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他重设了朱元璋开创的锦衣卫,还增设东厂以监控群臣。此后,他于1421年迁都北京,并修建了紫禁城。朱棣继承了朱元璋重视民生的作风,使社会经济繁荣昌盛,史称“永乐盛世”。他还大力开拓边疆,在汉、唐之后,再度使中华民族的疆域达到历史高峰。
在东北边疆,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王朝挺过了昔日契丹、金国的进攻,但最终在蒙古骑兵的重压下臣服。自1270年之后,历代高丽国王都必须娶元朝公主为妻,并把继承人送到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养大成人方可归国。因此,高丽王室完全成为元朝的傀儡。元朝灭亡后,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高丽国王派大将李成桂进攻明朝。李成桂反对无效后,行军至半途返回,推翻高丽国王,另立新王。1392年,李成桂终于废黜高丽王朝,自立为王。他废除了与蒙古的关系,向大明请求为藩属,并请朱元璋为其国选定新名。朱元璋为其选定“朝鲜”为名,并把朝鲜列为“永不征伐之国”。然而,在从契丹到明朝的数百年间,高丽/朝鲜利用中国东北的虚弱不断扩张领土,最终把中朝边界从新罗时代的大同江一直推进到今日的鸭绿江-图们江。而在中国东北的女真地区,明朝自永乐开始设立奴儿干都司,并于1413年登上库页岛宣示主权。此后直到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为止,整个远东都在明朝的松散管辖之下。
在西南边疆,大明直接统治云贵地区,并把西藏纳为藩属。安南地区(今日越南)自从唐末静海军独立建国之后,历经多个朝代更迭,到1400年权臣胡氏篡位,推翻了向大明称臣的陈朝。永乐遂于1406年攻占安南,并实行直接统治。然而安南黎氏起兵反抗大明,明宣宗最终于1427年决定放弃直接统治此地,重新与安南回到羁縻关系。在西北边疆,永乐在新疆东端的哈密设立卫所进行统治,直到后来1513年哈密卫被吐鲁番汗国(由东察合台汗国演化而来)吞并,大明边防退守到嘉峪关一线。
除了陆上开疆拓土,1402~1433年间,明朝派郑和七下西洋,展示了中国强大的远洋航海能力,但其真实目的似乎并不是贸易交流,而是到海外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因此,在朱棣1424年去世之后不久,明朝就停止了下西洋行动,退回到海禁状态。而就在1434年(郑和去世次年),欧洲的葡萄牙人越过西撒哈拉,开始迈向未知的大洋。
15. 土木之变
明朝在东北和西南称雄的同时,北方的蒙古仍然是其最大的敌人。自1402年北元末帝被杀之后,蒙古分裂成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落。明成祖朱棣五次远征蒙古,给予蒙古沉重的打击,但始终无法将其根除。朱棣去世后,仁、宣两朝重视内政建设,但忽略了对蒙古的压制,致使蒙古坐大。1434年,瓦剌首领脱欢再度统一蒙古,拥立黄金家族后裔脱脱不花为傀儡,自己以“太师”的名义执政。
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出兵进攻大同。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怂恿下率二十余万大军亲征,又听任王振专断愚蠢的指挥,竟全军覆灭于土木堡(河北怀来城外)。英宗本人被俘,英国公张辅(昔日平定安南的主帅,大明武将之首)、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大臣六十余人战死,全军死伤十余万人,损失骡马二十万头。大明开国以来最精锐的三大营部队毁于一旦,勋贵武将集团几乎全灭,从此在朝堂形成严重的文强武弱格局。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京师,举朝震恐。危难之中,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组织京师防卫。群臣请太后改立英宗之帝朱祁钰为帝(代宗),使也先以英宗要挟朝廷的计划破产。在军民一心的奋勇抗击下,瓦剌大军败于北京城下,被迫撤退。翌年(1450年),也先见英宗已失去价值,放其回归大明。代宗起初不愿接回英宗,在于谦劝说下才勉强同意。英宗回京后被尊为太上皇,软禁于南宫(今南池子)。英宗之子(后来的宪宗)也被废太子之位,代宗的独子被立为新太子,但旋即去世,太子之位空悬。1457年,代宗病重,大臣徐有贞、石亨与太监曹吉祥等人勾结,从南宫接出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代宗数日后去世。同年,在蒙古自立为可汗的也先被部下刺杀,瓦剌部落衰落,蒙古可汗之位重新回到黄金家族。
英宗复位后重赏夺门之变的参与者,并且在徐有贞游说下,竟把于谦等忠臣斩首。然而他不久就意识到这是一场骗局,因为代宗无子,英宗本来就是皇位继承人,根本不需要夺门。曹、石此后都因谋反而被处死,徐有贞被贬为庶人,因夺门之变而晋升的一切官职(计四千余人)最终都被英宗下令罢免。经此变故,英宗及其子宪宗都勤于治国,使明朝经济民生得到恢复。然而,土木堡之败已使得大明军事实力遭受严重损失,失去了拓土开疆的锐气,此后致力修筑长城,由攻势转为守势。
16. 隆庆开关
英宗之后,大明历经成化、弘治等朝,虽然内有宦官宠臣擅权,外有蒙古倭寇侵扰,但大体保持国势平稳。然而这时,一个新的外来者敲开了明朝的大门:葡萄牙(明朝称佛朗机)。
在郑和下西洋的数十年后,葡萄牙人终于来到了中国。1514年,一支葡萄牙船队从马六甲航行到珠江口,向明朝要求建立贸易关系。广东布政使决定接受葡萄牙人的贸易请求,但葡萄牙人得寸进尺,占据屯门岛(今香港附近)为据点,并贿赂宦官以获得明武宗(正德)的纵容。1521年,武宗去世,明世宗(嘉靖) 登基后下诏驱逐葡萄牙人,广东水师遂在屯门击败葡萄牙舰队,将其驱逐出境。这是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第一次直接战争。在此过程中,明朝还利用葡军中的华人学会了火炮和西方战舰技术。1523年,葡萄牙舰队再度来犯,在茜草湾海战中又被大明水师击败。此后近二十年,葡萄牙人都不敢再前来广东沿海,转而北上浙闽一带,并于1543年首次到达日本。通过向日本转让火器技术,葡萄牙人成功地与日本建立了贸易关系。
驱逐葡人之后,大明再度厉行海禁,连朝贡贸易都一概终止。然而,在利益驱使下,东南沿海的民间海上贸易已经形成庞大规模,无法断绝。大明官方眼中的倭寇实际上是包括海商与海盗的一个混杂群体,其中有日本人、葡萄牙人,也有中国沿海居民,既有人从事普通的商业贸易,也有人伺机武力掠夺。他们以舟山群岛的双屿港为主要据点,把这里发展成一个繁荣的海上贸易中心。
1548年,大明水师剿灭双屿港,企图强行摧毁这一贸易网络。然而民间海上势力越来越强,甚至出现了“海上霸主”汪直,横跨日本萨摩(九州岛西南端)与中国江浙沿海,富可敌国。汪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倾覆明朝,而是“要挟官府,开港通市”,这一理想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规律,却不符合明朝传统政策。在明朝总督胡宗宪开放通商的许诺下,汪直接受招安,意欲报效朝廷,却被出尔反尔的大明朝廷处死(1559年)。此后倭寇群龙无首,更加混乱猖獗。在这一局面下,大明依靠杰出将领戚继光的多年奋战,基本上压制了东南沿海的倭寇。然而,使用武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在长期武力镇压的同时,朝廷内部的通商和禁商两派也相互争论,通商派终于占据上风。1557年,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暂时居住,此后又正式租赁土地(但直到明亡,澳门始终属于明朝管辖之领土),明朝由此建立了对欧洲直接交流的窗口。1566年,明穆宗(隆庆)即位,在高拱、张居正等大臣倡议下,次年宣布废除海禁,史称“隆庆开关”。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倭寇之患(戚继光亦被调至北方镇守蓟门),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因为欧洲此时通过地理大发现获得了大量白银,可以用于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据统计,此后的二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大约6万吨白银,大概相当于全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在高峰时期,明朝的远洋船舶吨位达到18000吨,占世界总量的18%。而在北部边陲,1570年,明朝也和蒙古俺答汗达成和约,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边境贸易口岸,使蒙古可以通过正常贸易获取中国商品,史称“俺答封贡”。从此到明朝灭亡为止,大明与蒙古之间几乎不再出现战争,和平终于到来。
17. 国本之争
1572年明穆宗驾崩,年幼的神宗(万历)即位,内阁首辅张居正代为治国(“吾非相,乃摄也”)。这是明朝历史上罕有的时期,国家权柄掌握在官员而非皇帝手中。张居正对朱元璋留下的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实行“一条鞭法”,把各种赋税合并折算为银两,按田亩而非人头纳税,并核查全国土地以防富户瞒报田亩。同时,他放松了禁商政策,使民间经济爆发出强大的活力。由于“一条鞭法”只针对田亩而不针对商业征税,这使得经商获利的江南富豪们反而很少承担税赋。但总体而言,张居正改革使明朝同时实现了民间经济繁荣和国库收入增长。据统计,这时明朝人口达到一亿,占全球近三分之一,GDP占全球总量约40%,是世界头号强国。明朝也开始与世界进行交流: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从澳门进入中国,带来了天主教和几何原本、世界地图等先进知识。而徐光启(1562~1633年)与利玛窦合作,成为系统性地把西方科技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张居正造就了明朝的黄金年代,但他的强势也损害了帝王威权。当他于1582年去世后,神宗便把张家满门查抄,一些改革措施也逐渐被废弃。神宗亲政初期甚为勤勉,然而不久就因为太子人选与群臣发生分歧。神宗欲立三子,群臣坚持应立长子,双方争论长达十余年,史称“国本之争”。神宗无法实现自己的主张,便消极怠工,从1587年(同年,英国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之后三十多年都不上朝,导致朝政荒废,国家积弱。这一事件标志着官僚集团已经能够压制皇权,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万历年间,明朝在内外部都遭遇了严重的挑战:
在朝堂内部,皇权空置的局面下,一些官僚团结起来,组成地区性的利益集团。1606年,官员顾宪成因“国本之争”而被罢回乡,在无锡修建东林书院。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士绅的政治活动中心,他们被称为东林党人,代表江南的官僚地主利益,主张限制皇权,政事应由内阁和六部决策。这近似于西方议会制度的萌芽。而在东林党之外,代表其它地区利益的反对派则汇集成齐浙楚党,与其互相争斗。神宗置身事外,放纵不管。
而在边境上,三场危机几乎同时发生:1590年,蒙古降将哱拜在宁夏叛乱;1592 ~ 1598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入侵明朝属国朝鲜;1599 ~ 1600年,播州(遵义)土司叛乱。明军三大征都取得胜利,保卫了国土安全,但也消耗了大量财力,使国库空虚。不久后,1616年女真人努尔哈赤在辽东起兵建立后金,并于1619年萨尔浒之战大破明军。短短几年内,明朝的辽东领土几乎全丧,关外仅余宁远、锦州一线。
1620年神宗去世(同年,英国五月花号到达北美),长子继任为光宗,仅一个月就去世了,其子继任为熹宗(天启)。由于神宗长期不喜光宗,以至于熹宗从小未接受正式教育,他登基后醉心木工,纵容宦官魏忠贤掌权。东林党对魏忠贤极度敌视,被东林党压迫的齐浙楚党则逐渐向魏忠贤靠拢,被称为阉党。魏忠贤大肆迫害东林党,使其在北京朝廷被消灭殆尽,但其江南根基仍难以动摇。
18. 崇祯之亡
萨尔浒之后,后金成为明朝的头号大敌。袁崇焕被派镇守关外,他重用研究西方火炮技术的专家孙元化(徐光启弟子)。依靠西方传入的火炮和炮台战术,袁崇焕在宁远取得大捷,努尔哈赤中炮受伤,几个月后去世,其子皇太极继位。
1627年,明思宗(崇祯)继位。崇祯清醒地认识到大明已经是内外交困,他刚登基就铲除了民怨极大的魏忠贤,又任命袁崇焕光复辽东,国家一度出现振兴迹象。袁崇焕凭借坚城大炮占据防守优势,但他矫诏擅杀桀骜不驯的皮岛军阀毛文龙,埋下隐患。1629年皇太极取道蒙古千里奔袭,绕过山海关进军北京。袁崇焕从宁远回师救援,却未能阻击皇太极,致使后金直接攻击北京城。崇祯对袁极其不满,将其撤职下狱。孙承宗临危受命,击退后金。九个月后,崇祯处死袁崇焕。
皇太极千里奔袭北京虽未成功,也已极大地鼓舞了后金的士气。更重要的是,通过俘获明朝的大炮和工匠,后金于1631年制造出第一门大炮。而袁崇焕死后,皮岛旧将孔有德等人先是投靠镇守山东登州的孙元化,不久就叛变割据登州。孙元化受牵连被朝廷处死,而孔有德被明军打败后,竟带着登州的先进火炮技术渡海投奔后金。此变之后,明朝的火炮技术停滞不前,而后金骤然增强,双方的技术对比发生逆转。与此同时,为了消除与大明作战的侧后方隐患,皇太极招降漠南蒙古部落,并于1632年打败蒙古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林丹汗逃亡后,于1634年去世。次年其子献元朝玉玺投降后金,后金取得蒙古大汗称号。1636年,漠南蒙古余部都归降皇太极。同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并把朝鲜纳为属国。
此时,病入膏肓的大明又遇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全球小冰期,甚至海南岛都下雪了。严寒导致北方农业恶化,频繁发生农民起义,而满清在寒潮压力下更加积极南侵。在战火四延、民不聊生的艰难时世,官僚们仍然只关心自身利益,不顾国家安危。大明朝垂亡之际,官僚府第里莺歌燕舞,国库却空空如也,连前线战士的军饷都发不出来。(昔日袁崇焕每年辽响是四百八十万两。崇祯多次向百官募捐,累计募集不到白银二十万两。而李自成入京后,从百官家里搜刮出数千万两!)
在农民起义和清军的双重压力之下,内部被贪腐掏空的大明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崇祯亦考虑过与清议和,或者南迁朝廷,但都被朝臣反对而未能实现。1640年,明军与清军决战于松山、锦州,竟全军覆灭,主帅洪承畴、祖大寿都被俘投降,辽东防区完全崩溃。1643年,皇太极去世,传位其子福临(顺治),任命多尔衮为摄政。同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潼关,大明的最后守将孙传庭战死,明军主力全部灭亡。
1644年(崇祯十七年,也是顺治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国,随后东征北京。这时适逢华北鼠疫爆发,北京城内人口大量死亡,京师守军已几乎无力作战。李自成军于三月一日攻克宁武关,大同投降。崇祯决定放弃关外防守,于三月五日诏吴三桂从关外入卫京城。吴三桂于三月七日接旨,三月十日放弃宁远回援,三月十六日大军到达山海关,而李自成军于三月十七日到达北京城外。三月十八日,李自成还企图与崇祯议和,要求割让西北并愿意出兵助剿辽藩,然而崇祯最终未能接受这一方案。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投降。李自成于中午入城。同日,崇祯皇帝和太监王承恩一同前往景山自缢,大明灭亡。
三月二十二日,吴三桂正在率军赶往北京路上,听闻崇祯去世的消息,只得折返山海关。之后吴三桂同时联络李自成和满清多尔衮,反复犹豫,一度决定投降李自成,但这时传来他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掳去的消息。吴三桂最终决定投靠满清,而多尔衮此时亦急行军赶往山海关。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自率军前往山海关,但他仍对关外清军情况缺乏了解。四月二十一日,吴三桂与李自成大战于山海关一片石,吴军不利,但此时清军也已抵达山海关外。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奔赴多尔衮军营投降,并按满洲风俗剃头。四月二十三日,吴军与大顺军战至双方都精疲力竭之时,清军突然杀出,大顺军溃败。李自成逃回北京,而吴三桂在后追杀。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即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前后占据北京仅四十二天。五月初二,清军进入无人守卫的北京城。是年十月,顺治于太和门重新举行即位大典,大清成为中国之主。
19. 南明悲歌
清军进入北京之后,中国出现四帝并立的混乱局面。李自成和张献忠分别在西北和四川称帝,残明势力则于五月在南京拥立福王为帝(弘光),史称南明,尚且据有半壁江山。多尔衮首先稳住南明,集中精力攻击农民军。此时清军已具有强大的火炮攻城技术,传统城防难以抵御。1645年正月,清军攻破大顺军据守的潼关,李自成被迫弃西安南逃,同年五月在逃亡途中为乡民所杀。张献忠也于两年后兵败身亡。
而在南明,党争之祸仍未消停。此时帝国武将们已经死的死、降的降,但对官僚地主而言,只要个人资产还在,他们并不在乎换个皇上。因此,官僚们不是同仇敌忾收复河山,而是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在清军主力与大顺交战之时,河北空虚,而南明无心进取,错失良机。等清军平定大顺之后,大军南下,迅速攻破史可法镇守的扬州,南京百官旋即献城,弘光帝被俘处死。(南京投降之前,东林党首领钱谦益与妻柳如是泛舟湖上,柳如是提议一同跳湖殉国,钱谦益辞之曰:水太冷。数日后,钱又觉头皮发痒,遂剃发以迎清军。)
此后残明又有唐王、鲁王等先后称帝,但这些政权之间亦相互为敌,很快被清军各个击破。其后桂王在广东肇庆成立永历政权,一度团结了李自成、张献忠的残部,以及东南海上的郑成功(原名郑森,被唐王赐姓朱,名成功)势力,形成相当大的影响。然而,残明军队始终缺乏坚强的核心领导,最终被清军(实际上主要是归降清朝的明军)分化消灭。1661年,清顺治帝去世,康熙继位。同年,逃亡至缅甸的永历帝被国王交予吴三桂,南明从此灭亡。而郑成功于同年率众从金门渡海来到台湾,翌年驱逐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此地的殖民势力,以大明的名义统治台湾。
在平定南明的过程中,清朝大量重用明朝降将,尤其是册封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四人为藩王,治理南方各省。后孔有德为南明所杀,只剩三藩。康熙亲政后加强中央集权,宣布削藩,三藩遂联合台湾郑氏,于1673年起兵伐清。然而此时清朝根基已固,耿、尚两军先后降清,吴三桂于1678年称帝后即病死,清朝最终于1681年攻克昆明,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缢,三藩之乱平息。1683年,大明最后一支势力、台湾郑氏终于降清,明朝彻底消逝。
20. 大清统一
清朝建立统治之后,延续了明朝的皇权思想,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清朝帝王依靠外族军事力量强行压制汉族(尤其是江南地区)官僚阶层,并通过文字狱等手段大肆打压江南士族,彻底清除了党争遗患。同时,清朝推进经济体制改造,废除了明朝的世袭户籍制度和士绅免税特权。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治理,清朝不仅使国家经济从战乱中恢复,还能继续出兵四境,扫清各方敌对势力。
在远东地区,清军主力入关之后,沙皇俄国乘虚占领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清朝灭明战争期间无暇北顾,等到明朝势力彻底消除后,康熙于1685、1686年两次进攻东北俄军。双方于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约定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这是中国第一次按照国际法原则与其它国家谈判达成条约,也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一词首次出现于外交文件之中。《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东部边界维持了一百多年,直到1858年被《瑷珲条约》改变。
与沙俄划界之后,康熙转而对付蒙古准噶尔部。在明朝后期,蒙古的势力主要分为漠南(内蒙古)、漠北(外蒙古)、漠西(新疆)、青海四部。其中漠南蒙古是出自北元,在皇太极时期便已归降清朝。漠西蒙古由东察合台汗国演变而来,经过吐鲁番汗国、叶尔羌汗国时期,到明末清初时,准噶尔部兴起,其首领噶尔丹于1680年(康熙十九年)征服了叶尔羌汗国。1688年,噶尔丹大举吞并漠北蒙古,然后杀入漠南。1690年,康熙御驾亲征,在漠南大败噶尔丹,而噶尔丹的侄子趁机叛变夺取其漠西本部。噶尔丹逃至漠北,仍企图东山再起。1696 ~ 1697年,康熙两度远征漠北,噶尔丹势穷自尽,清朝从此控制了外蒙古。
漠西一带的准噶尔本部被噶尔丹的侄子占据后,不久又强大起来,于1716年攻入西藏(此时在蒙古和硕特汗国统治下),占领拉萨。1718 ~ 1720年,康熙两次出兵入藏,终于赶走准噶尔军,控制西藏。康熙于1722年去世,雍正继位,之后青海蒙古部落再次发生动乱。雍正派年羹尧将其击败,并把藏区拆分成青海、西藏两部:青海由汉人朝廷管辖,蒙古人被逐出黄河以南;西藏由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一起管理。康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则部分划给四川、云南管辖。雍正年间,中俄(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还签订了《恰克图界约》,划清了中俄中段边界(今日外蒙古与俄罗斯边界)。此后乾隆(1736 ~ 1796年在位)又于1755 ~ 1759年派兵消灭了准噶尔部,完全征服了中国境内的蒙古势力。康区的土司反叛亦被乾隆肃清。
经过数代帝王的努力,清朝终于建立了满汉蒙三族融合的统一帝国。这个帝国既不是传统的汉人王朝,也不像元朝一样由异族奴役汉人,而是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新帝国。在这一时代大潮中,今日中国之版图大致形成。“中国”一词亦在清朝首次拥有了现代主权国家的含义,成为一个国家的名称。
21. 礼仪之争
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利玛窦到中国传教,掀起一波“西学东渐”潮流。为了使天主教能与中国儒家传统共存,他宣称中文语境中的“天”和“上帝”与拉丁文中的“神(Deus)”本质相同,而祭祀祖先和孔子乃是缅怀先人而非宗教信仰,因此并不反对中国的天主教信徒们祭天、祭祖、祭孔。这被称为“利玛窦规矩”。在这一立场下,在华的西方教士积极融入中国社会,历经明清之变仍不断传教,至清初已有数十万信徒。教士们也努力服务朝廷,例如德意志人汤若望编制的《时宪历》被顺治、康熙确定为中国正式历法,沿用至今(即现行农历)。1692年康熙下旨允许西方人在中国行走传教,这是教士们取得的重大成就。
然而,教士们的努力却被罗马教廷破坏。罗马教皇并不接受利玛窦规矩,从1704年开始,屡次下令禁止中国信徒实行祭祀礼仪。康熙派信使至罗马向教皇陈述,也被教皇否决。此事导致清朝和罗马教廷的关系严重恶化,1721年康熙便不再支持传教。1723年雍正登基之后正式禁教,废除教堂,驱逐教士(只留下极少数为朝廷服务),使天主教和西方文化在中国境内几乎消失。在西方进入工业革命的前夕,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关闭了。(1939年,罗马教廷最终宣布允许信徒祭孔。)
禁教之后,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开始收紧。清朝初期,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海外敌对势力,自1655年(顺治十二年)开始实行海禁。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郑成功之孙郑克爽投降,次年康熙帝就开放海禁,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总领数十个口岸。此时荷兰已被逐出台湾,而英国与葡萄牙结盟,利用澳门开展对华贸易。英商贸易主要在广州海关,但此地关税甚高,又遭到官员盘剥,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英国商人洪任辉(James Flint,英国第一个中文翻译)因对广州官员不满,径直率船到天津向皇帝上书投诉。此事却引起乾隆的不安,谕令此后西洋商人只能在广东通商,即“一口通商”,并加以诸多限制:只能在十三行区域活动、女眷不得进入、不得学习汉语等。
为了建立两国平等贸易关系,英国借乾隆皇八十寿辰之名,于1792年派马戛尔尼出使清朝。这是西方国家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同年,法国大革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乔治·华盛顿当选第二任美国总统,纽约股票交易所成立。)英国对此进行了精心准备,派出了包括外交官、科学家、医生、画家、乐师的80余人使团,并携带了600箱礼品,包括地球仪、天体运行仪、蒸汽机、热气球、四轮马车、新式火炮、以及远洋战舰模型,几乎代表了当时英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水平。英国的意图是展示国家实力,籍此与清朝展开外交对话,然而清朝只将其当作蛮夷朝贡,无意与对方交流。经过多次艰难磋商,乾隆才接受英国使臣以单膝下跪礼叩见,收下礼物后便匆匆了事。马戛尔尼以书面提交请求,亦被乾隆回信拒绝。英国为这次出使耗资近8万英镑,据估算相当于今天30亿人民币,唯一的收获是看清了清朝外强中干的真相。
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拿破仑战争结束的次年),英国再次派使臣阿美士德出使清朝。这次出使比上次遭到了更大的屈辱:由于拒绝行三跪九叩大礼,阿美士德并未见到皇帝就被逐出京城。嘉庆甚至打算断绝与英国的贸易往来,只是在两广总督的劝说下才未实行。这次事件也使英国放弃与清朝进行外交对话,转而寻求其它手段。
22. 南京条约
比外交礼仪更严重的问题是贸易逆差。此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突飞猛进,在全球几乎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只有对中国处于巨额逆差。中国大量出口茶叶、丝绸、瓷器,却几乎不购买英国商人带来的工业制品,因此英国必须支付大量黄金白银。1781 ~ 1790年间,西方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640万两,1800 ~ 1810年间则达2600万两,给英国商人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平衡东西方的贸易需求,英国商人将眼光投向一种特殊的商品:鸦片。鸦片自唐朝时就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但当时数量极少,仅用作药物。自葡萄牙人来到中国后,西方人也开始向中国出售鸦片。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中国开始出现吸食鸦片的记载,清朝初年鸦片逐渐开始流行。1729年(雍正七年)清廷颁布禁烟令,然而此后屡禁不止,西方商人大量走私鸦片进入中国,至嘉庆年间已经蔓延天下,泛滥成灾。鸦片使中国由贸易顺差剧变为逆差,白银大量外流,朝廷不得不采取措施。
1839年(道光十九年),清帝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林则徐封锁商馆,软禁英商和英国驻华官员义律,迫使他们交出所有鸦片。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237万斤(约占当年季风季节运往中国鸦片总额的六成),并在事实上停止了中英贸易。此时从广州往伦敦的通信约需三个多月,英国本土在9月左右才得知此事,内阁迅速决定派舰队前去中国进行报复。英国舰队于1840年6月抵达中国,先占领舟山,然后前往津门。道光帝把林则徐撤职,并要求英军至广州与钦差琦善会谈。然而琦善与义律的广州谈判无法达成一致,英军遂正式开战。
昔日康熙对西方尚有相当的认识,然而道光君臣已完全失去对西方的了解,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但与船坚炮利的英军相比,清军不堪一击,全力修筑的炮台也无法抵御英军的水陆两路夹攻,虎门、广州纷纷失守。为了保命,前线大臣们不得不采取一种独特的做法:一方面对皇上瞒报军情,以谎言维持天朝的光辉形象,一方面私下与义律议和。这使得战事拖延,双方都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1841年6月,英国派全权公使璞鼎查来华取代义律。璞鼎查迅速扩大战争规模,英军北上连续攻陷厦门、定海、镇海、宁波等地,而负责前线的钦差大臣裕谦在镇海失陷后竟投池自尽。为尽快结束战争,英军从1842年6月开始沿扬子江进攻内陆,6月攻陷上海,7月攻陷镇江,切断作为清朝经济命脉的运河漕运。道光帝终于决定议和,而英军仍继续前进南京。是年8月,双方在南京谈判,并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清朝对外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规定了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建立关税制度、赔偿军费等条款,并且废弃了洋人只能通过中间商在华贸易的旧规。鉴于《南京条约》中的一些条款不够细致,双方又于1843年10月签订《虎门条约》作为附件。美国、法国闻讯也纷纷赶至,要求清政府给予类似政策,于是清政府一视同仁,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7月)、《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10月)。这些条约都给予对方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只要一国获得的贸易待遇(不包括割地赔款),其它签约国也都自动获得。在这些条约的签订过程中,缺乏国际交往经验的清政府又轻率地给出了更多特权,例如治外法权、协定关税、领海主权等,以及天主教的传教权。清帝国的大门再次向外打开。香港、上海两地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两大经济中心。同时,基督教也进入中国民间,不久就促成了一场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农民起义。
23. 太平天国
1843年,广东人洪秀全在科举中落榜,失望中读到华人牧师梁发的著作《劝世良言》,又想起自己以前病中曾见幻觉,便自认为是上帝的幼子,受命下凡诛妖。他既是上帝幼子,便称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并四处宣扬自己理解的基督教义,成立“拜上帝会”。洪秀全也曾在广州向美国传教士学习《圣经》,但不受对方认可,而他和表亲冯云山在广西传教形成了相当规模,并与当地政府产生冲突。1851年(咸丰元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在广西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太平军迅速发展壮大,从广西向东流动作战,短短三年间就沿途攻克永安、武昌、南京等地,1853年3月在南京建都(改名天京),以此为中心进行统治。在其巅峰时期,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最富裕的东南半壁江山,有资格与清朝分庭抗礼。洪秀全还颁布了类似共产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纲领,声称实行均贫富的公有制理想社会,然而大部分内容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作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神权国家,太平天国的独特体制在于,天王洪秀全担任最高精神领袖,军政大权则被委予“军师”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早逝)。定都天京之后,杨秀清于同年5月派军北伐,一度攻至天津附近,然而其意图似乎仅为侵扰清廷而非夺取天下,仅投入两万多人,终因兵力明显不足而在1855年彻底失败。与此同时,清朝集全国绿营军主力,在天京南北分别设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1856年4月、6月,太平军先后击破两座大营,军事力量达到极盛。杨秀清张扬跋扈,引起诸王不满。1856年9月天京事变,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杀死杨秀清,随后他们又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被军民拥立主持朝政,却不受洪秀全信任,遂领军出走外地,最终于1863年兵败身死。
天京事变严重挫伤了太平天国的士气和战斗力,然而此时英法联军进攻中国,也分散了清廷的注意力。1858年洪秀全的堂弟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迅即被封为干王,总理政事。洪仁玕是洪秀全最早的信徒之一,在早年传教时期走散,此后流落香港、上海等地,亲身见识到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眼界更为开阔。洪仁玕堪称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眼光的国家级领导人,他提出的《资政新篇》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发展纲领,主张向西方学习,兴商业、办银行、建铁路、开矿、办邮政、办报纸,以及建立保护人身的司法制度、以言论监督政府等,并希望与西方国家建立平等开放的外交关系。《资政新篇》明显超越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思想水平,因此并未得到天国领导层的广泛认可,而洪仁玕本人并无实际作战及行政经验,国家又处于长期战争的恶劣情况下,所以一直未能付诸实施。洪仁玕多次联系英国,希望共同推翻清朝,也未得到英国的支持。然而太平天国的局面毕竟稳定下来,于1858年9月、1860年5月再度摧毁清朝重建的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使得清朝南方的野战部队几乎全部覆灭,只剩下汉人官僚曾国藩(1811 ~ 1872年)组建的民间军队“湘军”。1860年6月,咸丰帝与曾国藩达成协议,授予其钦差大臣、兵部尚书、两江总督等职务,这使得曾国藩事实上成为清朝江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24. 英法联军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并未显著增长,英国深感失望,希望把五口通商扩大到中国全境。同时,中方对《南京条约》也未完全落实,例如仍然拒绝洋人进入广州城。鉴于《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英、法、美即以此为由,于1856年向清廷提出修约。(是年3月,英法结束克里米亚战争,而南京此时已属太平天国,9月发生天京事变。)清朝负责通商事务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拒绝谈判,英法遂于10月借故再次动武,但随后发生的1857年印度大起义牵扯了英国的兵力,因此直至1857年底,战争才大规模开始。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次年1月叶名琛被俘(后绝食身亡)。英法联军决定北上天津。1858年5月,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口炮台,俄国、美国也来趁火打劫,咸丰帝被迫派钦差与英法俄美四国在天津谈判。兵临城下之际,咸丰对内地游历、长江通商、降低关税等经贸条款几乎照单全收,但在公使驻京、亲递国书这两项外交待遇上,双方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英法希望按西方外交惯例派出使节常驻北京,并可向清帝当面递交国书、行西方礼节,而咸丰认为此事有伤国体,断然不可。在英法军事压力下,清廷于6月与四国签署了《天津条约》,接受公使驻京以换得英法退兵。然而敌军刚走,咸丰又生反悔,企图以关税全免为代价换取英法撤销公使驻京条款,所幸由于大臣们竭力劝阻而未实施。
1859年6月,英法公使按之前约定前来天津,欲经此至北京换约。清廷命其改到上海换约,英法拒绝,并强行在天津登陆。此时大沽口炮台已被加强,英法毫无准备因而大败。1860年6月,英法联军再度前来。这次联军迅速攻破大沽口,登陆进至通州。咸丰再次派钦差与英法谈判,除公使驻京、亲递国书之外接受所有条件,但英国谈判代表巴夏利坚持要当面向清帝递交英国国书,双方决裂。9月18日,清方将巴夏利等人拘为人质,意味着选择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清军集结兵力约3万人,其主力是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1万人,这是清朝皇室的最后一支大规模野战部队。9月21日,僧格林沁在通州八里桥与英法联军决战,完败于以现代火炮为核心的英法联军,而联军仅伤亡52人。清朝的军事力量彻底破产。次日,咸丰从圆明园出逃热河,并令其弟恭亲王奕訢与英法议和。10月13日,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发现清朝拘留的39名谈判人员已有20人在狱中被虐杀。作为报复,英国专使额尔金打算烧毁紫禁城皇宫,但又怕清朝垮台导致此前所签的条约作废,遂选择圆明园作为目标。10月18日,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这时他们发现,60多年前马戛尔尼带来的很多礼物仍在库房中未曾打开。
数日内,奕訢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天津条约》。条约中除了未提及亲递国书之外,接受英法提出的一切条款,包括公使驻京。英法也同意放弃面见皇帝,撤离北京。鸦片战争以清朝的彻底失败告终,然而其最大受益者却不是英法:俄国以调停战争为由,先后逼迫清朝签订一系列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1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由此失去日本海的出海口。
1861年1月,清朝正式成立负责外交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奕訢主持。英法在北京城内的使馆也于3 ~ 4月开张。此后五年里,清廷与普鲁士、葡萄牙、意大利等几乎所有欧洲主要国家都签订了类似条约。而自1866年《中意条约》开始,各国公使都获得了驻京待遇。1873年6月29日(同治十二年),日本大使与俄美英法荷五国公使以鞠躬礼节觐见同治帝并递交国书,外交礼仪之争终于画上句号。两年后,清朝向英国派出第一位驻外公使。
随着清朝国门打开,中英两国的贸易形势也发生巨变。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逐渐掌握了茶叶种植技术,并在印度大面积种植,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进口中国茶叶而产生的巨额逆差。而《天津条约》规定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反而导致中国本土大量种植鸦片,使得英商输入鸦片无利可图。自此以后,虽然鸦片仍旧祸害中国直至新中国成立,但它在国际贸易中却不再成为主角。
25. 洋务运动
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完全失败,朝廷中央军队在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打击下覆灭。以曾国藩为首的汉人官僚建立的民间军队,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武装力量。此时满清朝廷已经虚弱如风中残烛,有人私下建议曾国藩弃清自立,但曾仍选择忠于朝廷。而英法退兵之后,咸丰帝仍滞留热河不回,直至1861年8月病逝于此。年仅5岁的幼子登基为帝,其生母叶赫那拉氏被封为慈禧太后,咸丰的正宫皇后被封为慈安太后。是年11月,两太后与恭亲王奕訢联合发动辛酉政变,废黜了咸丰遗命的顾命八大臣,改年号为同治。此后二十年间,两宫皇太后和奕訢成为清朝的权力中枢,他们抑制保守的满族宗室,重用开明的汉人官僚,使清朝出现中兴气象。
讽刺的是,为了保护其在《北京条约》中获得的利益,英法自1862年开始出兵协助清朝攻打太平天国,并向清军提供武器装备和训练教员。英国还提供轮船,将曾国藩门生李鸿章(1823 ~ 1901年)组建的淮军运入上海,与当地绅商聘请的西方雇佣军协同作战。在湘军、淮军和英法的夹攻之下,太平天国终于失败。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湘军大肆屠城,数十万军民被杀,洪秀全幼子与洪仁玕都被处死。太平天国残部奔往四方,各自为战。其中,江北的太平军与华北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捻军合并,于1865年在山东菏泽击杀了僧格林沁骑兵,这是清朝皇室最后的一支野战军。捻军不久亦被湘军、淮军消灭。太平军残部至1872年完全平息,同年曾国藩去世,李鸿章代之成为清朝头号重臣。
太平天国战争是世界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1851~1863年间,中国人口从4.3亿剧降至2.3亿,尤其是清朝经济最繁荣的江南地区,几乎完全被毁。与此同时,清朝打开国门之后便有了建立现代海关的需求。自1861年起,英国人赫德被清朝聘为海关总税务司,长达50年。在赫德任上,海关关税从一个不受朝廷重视的税种增长到清政府年收入的四分之一,他因此被赐封正一品、太子太保,成为清朝官阶最高的外国人。在赫德等人的出力下,清朝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改善,与西方的交往也开始步入正轨。
此时清朝君臣都已认识到陈旧的军事技术无法与西方抗衡,而西方也愿意把军事装备和技术出售给中国,因此,清朝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1862年同文馆设立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开端。清朝还拟出资向英国购买一支现代化舰队,但中英双方对这支舰队的指挥权发生争议,因而未能成交。这次挫折激励清朝发展本国工业,随后三年里,江南制造局、福建船政局等一批中国最早的制造企业被建立起来。在军事建设的带动下,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了铁厂、矿山、铁路、新式教育、新式军队、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等西方文明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然而,这种在陈旧君主制下的官办产业缺乏活力,产能、质量和效益都不如人意。
鉴于英国战舰在鸦片战争中的巨大威力,洋务派把发展海军当作头号要务。清廷规划了北洋、南洋、闽洋、粤洋四大舰队,其中最重要的是守卫京师的北洋。1875年,清廷谕令直隶总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李鸿章从英国、德国购买多艘军舰,其中德国造的定远、镇远两舰(1885年抵达中国)共约300万两银,是当时亚洲最强战舰。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立,这时它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海军。然而仅仅三年后,清廷就因重修颐和园而停止购买海军军械。自此至1894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未能再增一炮一舰。(慈禧重修三海与颐和园耗银约2000万两,加上同治陵墓与光绪大婚经费,累计3000多万两,约相当于二十艘定远级战舰。)
26. 边疆战乱
在清朝洋务自强的同时,边疆地区仍然是烽烟四起,战乱不断。
太平天国末期,清朝西北兵力空虚,1862年爆发陕甘回变。回族叛军大量屠杀汉民,意图在陕甘地区建立伊斯兰政权。清朝派左宗棠至陕甘平叛,至1873年才完全平息。一支回族马家军投降清朝,被左宗棠收编,其子嗣在民国时期再度割据甘肃,直至1949年;另一支残部白彦虎逃往新疆投奔阿古柏政权。这场战乱导致陕甘两省(包括宁夏、青海东部)汉民原有2200万损失约1200万,回民原有900万损失近800万。
陕甘回变期间,新疆各地豪强纷纷割据,互相攻伐。1867年,中亚的浩罕汗国叛将阿古柏占领新疆大部,成立伊斯兰教的“洪福汗国”,还得到了英俄两国及奥斯曼帝国苏丹(伊斯兰教哈里发)的承认。俄国也趁乱蚕食中国西北领土,1864年割占44万平方公里之后,1871年又出兵强占伊犁。回乱平定之后,兵力疲乏的清朝就新疆问题发生了激烈辩论:李鸿章主张全力投入海防,放弃新疆,而左宗棠力主出兵收复新疆。左宗棠得到朝廷支持,于1875年出征新疆,仅一年多就收复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阿古柏自尽。俄国也于1876年吞并了浩罕汗国。清朝与俄国谈判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伊犁,但仍被俄国割去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西北平定不久,西南战事又起。越南自1428年脱离中国明朝而重新独立,但它仅维持了百年稳定,然后就陷入分裂和战乱,直到1802年(清嘉庆七年),阮氏在法国支持下统一全境。阮氏入贡清朝,受封为越南国王,继而征服高棉(柬埔寨)。而法国拿破仑三世称帝之后积极扩张,1856年开始不断蚕食越南,1883年正式使越南成为保护国。越南向清朝求救。1883年底,法国进攻驻扎在越南北部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清军出战不利,慈禧借此罢免恭亲王奕訢(此前慈安太后已于1881年病逝),清朝从此形成慈禧专断局面。法国在海上击败了清朝闽洋、南洋水师,控制台湾海峡,而清朝在陆上的镇南关一役击败法军。清朝无心久战,李鸿章受命于1885年签订中法和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宗主权。1893年老挝也被法国占领。越、柬、老三国落入法国殖民统治,直至二战时期日本入侵。
27. 甲午战争
在清朝各邻国中,日本的野心最大。日本启动现代化转型的时间晚于中国,1868年才废除幕府,实行明治维新,但其变革的意识和决心远超中国。同时,产业升级的经济压力与传统的武士道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军国主义潮流。日本积极向外扩张,首先瞄准两个弱小的近邻:琉球和朝鲜。琉球王国自1372年开始向明朝(后为清朝)称藩,而1609年又被日本萨摩藩逼迫向日称藩,形成一国两藩局面。1879年日本借“废藩置县”之名,正式吞并琉球。清朝虽未武力抗争,但已开始警惕日本的野心。
与琉球相比,朝鲜重要得多,而且自1392年以来一直是公认的中国属国。1882年朝鲜宫廷内乱,清朝派军队进入汉城,控制局势。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朝鲜的亲日派联合日本使馆卫队发动兵变,被驻朝的清军将领袁世凯击败。次年中日两国协定,双方均从朝鲜撤军,但都保留日后出兵朝鲜的权利。1887年日本参谋部制订《征讨清国策》,暗地定下肢解中国的战略方针。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中日同时出兵,但平乱之后日本拒绝撤兵,企图控制朝鲜。李鸿章认为此时北洋水师战备不足,不宜立即与日本开战,而只派兵渡海增援朝鲜。7月25日,中日军舰在海上遭遇,日本不宣而战,击败中国军舰。8月1日光绪皇帝正式对日宣战,甲午战争爆发。
9月15日,日本陆军进攻平壤,清军溃败。9月17日,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在黄海激战,这是世界第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海战。昔日北洋水师落成之时,它是亚洲最强大的舰队,然而此时已有七年不曾补充战舰和装备,维护及训练皆已废弛。虽然定远、镇远二舰的装甲和火力胜于日本军舰,但日舰的航速和射速占优,兵员素养更是决定性差距。甫一开战,清军指挥官丁汝昌便受炮重伤,北洋水师失去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在这一天的海战中,清军的14艘战舰有5艘沉没、3艘重伤,而日军的12艘战舰仅有4艘重伤。此战之后,北洋水师无力再出击,日本掌握了黄海制海权。而在陆上,清军也一路溃退,日军全取朝鲜半岛,9月25日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攻陷旅顺。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登陆后,从陆上攻克作为北洋水师基地的威海卫,定远舰自沉,镇远等10舰被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放弃朝鲜,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赔偿2亿两白银。事后李鸿章背上“卖国”骂名,并被贬两广总督。汉人官僚多受打击,满族亲贵势力抬头。
甲午战败摧毁了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的三十年心血,清朝努力自强的希望随之破灭,形势急转直下。俄国等西方国家受到《马关条约》刺激,也都参与到瓜分中国的行列。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施压,日本同意退还辽东半岛,但增加赔款3000万两。俄国以此为功,邀请李鸿章于次年访问俄国,并与其签订密约,允许俄国在东三省修筑铁路。随后,德、俄、英、法、日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整个中国几乎完全被瓜分,而日本迈入世界一流强国之列。
28. 庚子拳乱
甲午之败使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在不改变政体的情况下,仅靠学习西方科技已不可能挽救中国。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士人积极倡导变法维新,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1898年6月,光绪任命康有为实施新政。变法起初得到慈禧的默许,但其严重损害了守旧派(尤其是满族亲贵)利益,又有传言光绪要废黜慈禧。是年9月,慈禧发动政变,光绪被软禁,康、梁在列强协助下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被处死,新政仅推行了百日就宣告结束。
各国公使都对光绪持同情态度,慈禧对此深恶痛绝,但清廷此时已无兵力与外国作战,竟决定借助民间的义和团力量。义和团本是华北民间习武团体,由于底层农民常与基督教会冲突,因而喊出“扶清灭洋”口号。1900年6月7日,义和团在清廷许可下进入北京,大肆焚烧教堂、杀死教民。清军不仅不维护秩序,反而参与暴乱。义和团与清军围攻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导致使馆的对外通讯断绝。6月20日,德国公使在前往总理衙门请愿的途中被清军枪杀。21日,慈禧以光绪名义颁发《宣战诏书》,宣布与列强开战。然而东南各省的汉人大臣们皆按兵不动,形成“东南互保”局面。两广总督李鸿章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湖广总督张之洞甚至提出,如果帝后不保,就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这意味着满清朝廷已经失去汉人官僚的支持。英美法德俄日奥意八国组成联军(合计不足两万人),从天津向北京进发,一路未遇强力抵抗,8月14日攻入北京城,解救被围困50多天的使馆人员。慈禧携光绪逃亡至西安,诏令李鸿章从广东赶赴北京与各国议和。
李鸿章推称义和团是武装叛逆,《宣战诏书》是在义和团挟持下的矫诏,并不承认中国与各国交战,而只承认各国派兵来华助剿。故此,中国只有赔偿军费的义务,而无割地之理据。这一立场使中国避免了割地处罚,却无法避免巨额赔偿。1901年9月,清朝与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朝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约合当时3.33亿美元),按当时中国人口平均每人一两,即“庚子赔款”。支持义和团的王公大臣们被处死、流放或罢免。签约后两月,李鸿章病逝,遗荐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由于庚子赔款金额过高,1908年美国率先宣布免除部分赔款,用于建设清华学堂。后来其它各国也采取类似的免除政策。)
29. 辛亥革命
在八国联军战争期间,俄国除随联军进攻北京之外,还另外派兵占领满洲(中国东北),《辛丑条约》签订后仍不退出。这损害了日本占领满洲的野心。1904年,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领土上发生战争,日本攻陷俄国占领的旅顺港,摧毁俄国太平洋舰队。次年,日本海军又在对马海战击溃了从欧洲远航3万公里来援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这是近代亚洲国家首次战胜欧洲国家。日本获得了俄国在东北的所有权利,而俄国国内陷入空前危机,成为十月革命的先导。
义和团之乱使清廷颜面扫地,甚至汉人官僚都拒绝支持朝廷;而日俄战争给清朝朝野上下都带来巨大震动,认为这是君主立宪的日本战胜了专制集权的俄国。因此,立宪之议遍及全国。1906年慈禧下诏开展预备立宪。同时,她也容许袁世凯推行了大量现代化改革,包括组建北洋新军、废除科举制度、发展工商企业,并试验地方选举。1908年8月慈禧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宣布“十年之后实行立宪”。是年11月15日慈禧去世,光绪先她一天而亡(2008年对光绪遗体检测后,认为他死于砒霜中毒)。由于光绪无子,年仅3岁的侄子溥仪入嗣,即宣统帝。光绪的皇后成为隆裕太后,溥仪的生父载沣成为摄政王。载沣旋即将袁世凯解职,任用满族亲贵掌握朝廷中枢。此后两年内,各省官员屡次请愿清廷召开国会,都被清廷拒绝。1911年5月,清廷终于颁布内阁官制,13名内阁成员中有8名满人,其中5名为皇族。这使得清廷彻底丧失了汉人精英阶层的信任。
在旧时代领袖逝去的同时,新生代革命党人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1866~1925年)在少年时就出国接受西方教育,胸怀现代思想。1894年他在夏威夷(当时是独立王国,1898年被美国吞并)成立兴中会,次年在广州起义失败,逃亡国外。经过十年漂泊,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次年发表三民主义,定“中华民国”之名,并获选总理。在随后六年(1906~1911)里,同盟会在国内发动了八次起义,虽然都未取得成功,但已使得“驱逐鞑虏,建立民国”的口号深入人心。此时清廷又宣布要把四川、湖北等地的民营铁路收归国有,激起了民间的强烈反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新军爆发起义,推举黎元洪为都督。随后的两个月里,湖南、陕西、广东等十五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此时清政府仍然控制京畿地区,并启用袁世凯进攻革命军。袁世凯迫使载沣辞去摄政王,并派代表与南方谈判达成协议,同意逼迫清帝退位,由袁担任民国总统。同盟会对此不满,迅速选举孙中山为总统。(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尚在国外,12月21日才经香港归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形势压力下,孙中山宣布接受袁的条件。袁世凯派段祺瑞等将领逼宫隆裕太后。2月12日,隆裕代表清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正式终结。孙中山于次日提交辞呈。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经过辛亥革命,中国持续两千年的帝制被和平终结,但共和政权并未如革命党人所希望的建立起来。革命的果实被篡夺,中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动荡时代。